“向阳花”教育发展共同体:普特融合因专业资源支撑而美好

发布时间: 2022-12-27 17:02【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为探索特殊教育适宜融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升区域随班就读教育质量,“不放弃任何一个残障儿童少年的学习权利”“零拒绝”,秉持着让每一个残障儿童少年都能获得最适宜发展的育人理念。2018年初,二七区率先成立普特融合的“向阳花”教育发展共同体。以二七区辅读学校为牵头单位,协同7所义务教育普通小学、1所初中、1所幼儿园在内的9个理事单位,共同构建普特融合型教育集团。集团紧紧抓住“均衡发展”和“普特融合”两条主线,通过协同研讨、融合活动及巡回指导,以此引领和带动区域优质均衡高效发展。在推进区域融合教育实践道路上,二七区率先实现特殊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成果共享。

  二七先行,专业支撑促融合、履职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强调提升支撑能力,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2018年11 月,在基于教育发展共同体有益探索的基础上,成立了河南省第一所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开展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提供专业指导、技术服务和业务咨询,形成以特教资源中心为核心的辐射机制。集团以特殊教育学校为引领,提出融合教育背景下提升个别化教育质量支持等专业规范,组建普特融合资源教师团队,负责区域内特殊教育领域的评估、教学、课程、教师、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形成以资源中心为核心的工作机制,现中心履职:咨询筛查、诊断评估、宣导培训、巡回指导、课程支持、融合共建、送教服务指导等相关工作。

  引领队伍,专业带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二七区特教资源中心积极引领和带动共同体内理事单位及区域各中小学校专、兼职资源教师队伍,探索特教学校与普通小学融合发展运行模式。以专业的角度,带动普校教师学习特教理论知识,解决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了解家长们在教育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及家庭教育康复的方法。随着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二七区教育局依托特教资源中心做好残疾学生转衔安置、教育评估、个别化支持、随班就读指导等工作,为每个特殊孩子提供“适合+融合”的优质教育。集团依托辅读学校特教教师资源,成立巡回指导资源教师团队,通过走进普通小学,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教育筛查和评估,为各校初步建立起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档案,在特教资源教师初步专业评估下,搜集学生的在读基本情况,分析个别学生障碍类型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帮助其从思想上先建立特殊儿童教育的概念。集团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督促随班就读学校及兼职资源教师履行职能,提升区域随班就读教学工作质量,帮助他们理清思想、建立队伍、明确任务、摸底调查,建立四个方面的上下联动机制,协助他们做好陪读家长和特殊儿童心理和家庭教育疏导,促进普校对教育多样性的理解。学期末,集团组织理事单位交流分享,结合融合教育实施中的亮点和下一步工作进行梳理和交流,通过思想上沟通,学习上带动,逐步实现融合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成果共享。

  巡回指导,确保区域适龄残疾学生获得更优质融合。每学期,集团带领特教巡回指导教师对普通学校中的残疾学生进行走访筛查和评估诊断;帮助学校和教师处理随班就读中最棘手的问题;协助普校建立随班就读学生基本信息和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帮助随班就读学生及家长提供教育、康复的建议及方案。通过入班观察,走进随班就读学生所在年级专业把脉,与所在年级任课教师、陪读家长座谈,了解学生在校表现、课堂学习、随班问题,认真直观的分析和反馈,掌握最真实的学生状况,并针对性的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康复训练等服务,满足学生个别化需求,让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在融合的环境中相互尊重、共同成长进步。

  资源共享,深入推进普特融合教育集团优质发展。特教引领下的普特融合教育集团,通过前期对普校的摸底走访,深刻感受到普校教师缺乏对特殊儿童的认知,她们接纳的个别教育对象日渐特殊和多元,在教学沟通和行为养成等学习教育中出现很多困惑和问题。集团每学年通过通识培训,带动组织相关线上和线下特殊教育专题培训,以主题讲座、示范观摩的方式,共享特教优质资源。如:“区域融合教育资源教室示范课观摩”分享活动,以特教资源教师教学展示为引领,运用资源教室专业教学辅助设施进行教育及康复课训练的教学活动,对区域普校特殊需要的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开展相关课程中的补偿性学习观摩和指导。从认知领域、精细动作、粗大动作领域、社交互动领域为主题开展常态化教学课堂的分享,目的是让普校任课教师更直观的看到孩子最真实的课堂表现,从而学习师生互动的策略,班级管理的方法,问题处理的技巧。并通过培训和研讨的方式,针对随班就读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学习和行为特点以及教学策略等进行深入研究,带动普校教师开展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实践,帮助学校完善“一生一案”,为重度重残的特殊儿童制定“送教上门指导手册”。在专题研讨中解决个别突出问题,不断增强普校教师的责任意识,指导形成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管理特色,切实帮助普校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为随班就读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