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新乡县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重点,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出台创建方案,明确部门职责任务,建立督导体制和奖惩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补充教师加强培训,打造过硬队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着力构建全面发展理念更鲜明、学校建设标准化程度更高、教师队伍更强、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一、调结构,促发展,科学规划增资源
新乡县处在郑新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县域面积393平方公里,辖6镇1乡,178个行政村,总人口35.47万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14所,学生50275名,在编教职工2696人。全县114所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差异系数分别为0.44和0.36。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逐步实现常态清零,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
近年来,新乡县主动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及学生流动等新态势,编制了《新乡县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构建与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在发展规划、资金投入、资源保障上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吹响了新一轮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集结号。
大召营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是一所有着118年历史的镇区小学,为彻底解决大班额、空间小、条件差等问题,新规划40余亩土地,投资2000余万元,对学校进行整体搬迁。2019年11月,新校址教学楼竣工,随后的两年内拉围墙,盖厕所,修建校门,建设宿舍楼、学生食堂,标准跑道、足球场,一所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的现代化学校已初步建设完成。自均衡创建以来,通过新建、迁建、拆建,祥和社区小学、三王庄学校、京华社区小学、京华社区中学、马头王学校、贺堤学校、翟坡镇第二中心小学、南翟坡学校等十数所学校陆续投入使用,极大的缓解了学位压力。
二、固基础,补短板,提升硬件换新颜
近年来,我们积极筹措校舍维修改造、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随迁子女就学奖励等各类资金1.37亿元,通过积极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等项目,对照优质均衡创建标准,分年度提升办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100%,图书、教学仪器、计算机和体音美器材足额配备,宽带接入率达100%,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加强,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蹄疾步稳。
小宋佛学校是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曾经硬件设施落后,生源流失严重。县政府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从2019年至今,新建教学楼投入使用,重新修建了围墙、门岗、操场、厕所,购置课桌椅、空调、仪器器材和信息化教学设备,功能教室设置齐全,按标准配备教师,学校特色活动多次被河南电视台、人民网、河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导,办学质量逐步提高,家长满意,群众称赞。
三、活机制,组集团,合作共建成效显
2021年,在原对口帮扶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全县成立了14个义务教育集团,通过多校协同、抱团发展,打破校际壁垒,缩小校际差距,实现集团共同体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形成集团内学校之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办学新格局。
大召营中学是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特色校,也是“新乡县润德教育集团”的引领校,通过集团化办学,集团学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各项工作逐步协调统一,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校际差距缩小,成员校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稳步提升,薄弱校生源流失情况得到改善。
四、保待遇,不空编,队伍建设摆在前
县委、县政府建立了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保证及时、足额为教师发放“一补两贴”。近三年我县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均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千元以上。特岗教师工资及“五险一金”,乡村教师补贴、乡镇工作补贴、取暖费等都对照我县正式在编教师及时足额发放。
健全中小学教师长效补充机制,落实“县管校聘”政策,引进优秀教师和特岗教师优先补充农村学校,优先培训乡村一线教师,并在职称评审和评优评先中适度倾斜。2018-2022年我县通过公开招聘教师115名和“特岗计划”渠道补充教师262名,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缺编及部分学科教师不足问题。
五、提质量,抓“双减”,教学改革是关键
新乡县将落实“双减”政策作为提升能力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头号工程,统一印制《新乡县中小学作业管理备案册》和《新乡县中小学课后服务记录册》,规范开展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工作,落实作业备案和作业公示制度;开展“四有高效课堂”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课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保证每生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社团活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京华社区小学是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标杆学校,是教育集团的引领校,也是全县第一批推广“四有高效课堂”实验校,学校连年获得国家、省、市多项荣誉。学校设立了名师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发10多种校本课程,打造了文化传承类、尚美体智类、实践体验类、技能培育类等多彩学生主题活动,设置有德育、体育、艺术、科技四大类共20个活动项目40多个学生社团,实现全校各年级全覆盖,学生参加率为100%。
六、生为本,保底线,教育公平落脚点
我们重点关注贫困家庭、学习困难学生和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坚持有教无类,积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留守儿童建立“三知、三多”机制。通过“学生发展中心”或“悄悄话信箱”等形式,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增强其心理调节能力。
在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及时公布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公布咨询电话,确保应入尽入、同地同待遇;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
加强控辍保学常态化管理,紧盯春季开学、残疾生送教上门、中招报名、八年级生物和地理考试等关键环节和关键学生,有针对性加强对关键对象的政策宣传,逐步实现辍学现象常态化清零。开展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二、三级心理辅导站设立心理咨询热线,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乡村少年宫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重诊断”到“重预防”发展。
县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8750平方米,建筑面积4563平方米,2022年被评选为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特色校。目前,学校共有129名学生,分4个教学班和6个送教小组,32名教职员工。学校紧紧围绕“用爱让每一朵花都在阳光下绽放”的办学理念,“踏实每一步,进步每一天”,努力促进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当前,义务教育已从全面普及,基本均衡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县将认真贯彻省教育厅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义务教育的领导,强化政府举办义务教育职责,健全完善质量评价体系,鼓励支持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