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坚持学校建设标准 加快优质资源生成

发布时间: 2022-12-12 14:46【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内乡县以“建设教育强县、勇当区域发展领跑者”为目标,以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为载体,以贯彻《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为契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率达到100%,办学条件得到切实保障。2017年4月,《人民教育》以《河南内乡:让乡村教师昂起自信的头》为题报道了我县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成功做法。2018年5月,教育部网站以《优化布局 改善条件 统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题对我县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成功做法在全国推广。2022年3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以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

  高起点优化学校布局。一是对初中优化整合。根据乡镇人口数量,把全县初中由34所整合为22所,全部建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实现“初中城镇化”。二是对小学优化整合。实施小学中心化管理,使区域内学校做到“四统一”管理,即人事统一调配、财务统一管理、教师统一待遇、教育教学统一管理,实现“小学中心化”。三是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新型社区学校布局。在农村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学校,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办法将城乡结合部规模较小学校改建成规模较大学校,纳入城区学校序列统一管理,有效解决了城区学校班额较大的问题,实现“优质资源均等化”。全县基本实现学校分布比较合理、班额比较适中、结构比较紧凑的布局。

  高标准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将10%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和土地出让净收益金、4%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以及足额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全额用于教育。二是整合使用资金。集中使用中小学校安全工程、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项目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2015年来,投入建设资金10.5亿元,改扩建学校98所。三是发挥激励作用。在建设过程中,对配套土地的乡镇优先安排学校建设项目,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办学积极性。近年来,全县乡、村两级配套土地1200多亩,有效破解了学校建设用地、师生运动场地紧张等突出问题。四是严格建设标准。按照“新建学校按标准建设、原有学校按标准改造”原则,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五是统一装备教学设施。“十三五”期间,为全县中小学校更新了课桌凳,按照国家优质均衡标准装备了实验室、仪器室等。六是坚持教育信息化发展理念。投资10亿多元,与联想集团实施“教育信息化扶贫整县推进项目”。全县中小学全部实现校校通(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班班通(多媒体触控一体机和优质教育资源)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以及网上巡课和班级监控。七年级和高一学生每人一台平板电脑,在智慧课堂中可实现精准教学。全县中小学校基本实现校舍比较宽敞、场地比较充裕、设施比较完善、教学手段比较先进的目标。

  高水平建设师资队伍。一是建立教师补进长效机制。2012年来,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共补充教师3666人。二是建立师德师风考评机制。通过制度化的考评,切实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三是广泛开展教师培训。通过国培、省培、县培和校本培训大力提高全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做到持证上岗、常态提升。四是加强教学常规引领。开展教学技能达标竞赛和“杰出青年教师”评选,促使青年教师“一年上路、两年成骨干、三年挑大梁”。2021年,我县在河南省第四届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获奖的刘佳、张茜两人,均为入伍五年左右的青年教师。五是完善教师交流机制。发挥绩效工资调节作用,对乡村教师予以适度倾斜,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和乡村艰苦学校任教。全县基本形成一支数量比较充足、师德比较高尚、素质比较过硬、城乡分布比较均衡的教师队伍。

  高质量落实管理标准。一是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示范校创建活动。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通过县级验收,四分之一以上学校通过了省、市级验收。二是开展现代品质学校建设。建设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科学创新、内涵发展、开放共享的现代品质学校,以学校品质育教师品质,以教师品质育学生品质,以学生品质教化家长品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得益彰。2014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在我县成功召开“现代品质学校建设现场会”。三是开展乡村温馨校园创建活动。将校园校舍等“硬环境”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软环境”结合起来,建设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乡镇寄宿制学校。“十三五”以来,建成各类省级以上示范校、特色校30多所。全县中小学校基本实现依标管理,规范办学,文化引领,特色立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