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四个强化”筑牢优质均衡发展根基

发布时间: 2022-11-24 18:32【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近年来,中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围绕基础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推进城乡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全力推动教育领域深化改革,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四个强化”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建设。

  强化党管教育。中牟县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东部新城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组织领导上优先统筹,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在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对教育工作定期研究、专题部署、强力推进,各级党政议教制度全面落实。研究制定《中牟县教育教学质量及教育科研奖励方案》,每年拿出不低于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教育教学及教科研涌现出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先后出台《进一步加强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为中牟教育把方向、强保障、促落实。

  强化体系建设。中牟县致力于构建发展均衡化、办学标准化、城乡一体化的中小学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高标准、高质量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努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近十年,全县财政教育支出累计达到113.88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5.67%。每年将学校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4所、幼儿园69所,新增学位9万个,建设规模和速度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2-2022年,投入资金2.62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薄弱改造和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2017年至今,建设教师周转宿舍1003套,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后顾之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改善。随迁子女入学更有保障,2012年以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4.6万余人,入学率达到100%。贫困生资助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2022年,累计落实资助资金2.2亿元,惠及困难学生31.54万人次,“人人有学上、家家有希望”成为现实。

  强化教育改革。“双减”改革走深走实。校内“三提升一规范”迭代升级,靶向发力,精准治理,课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午餐供餐和课后服务实现有需求学校“全覆盖”,惠及学生10.9万人;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86%,关停无证违规培训机构403家,查处“地下”隐形变异培训机构104个。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更加突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改革有序推进。贯彻“公办为主”原则,中牟外国语学校进入转公过渡期,5所乡镇民办学校平稳进行停办过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降至4.94%。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迈出重要一步,晨阳路学校教育集团试行,开辟优质资源共享新路径,开创乡镇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新局面。建设3个“名校+弱校+新建校”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实现县域内学校“联盟式”发展,有效推动弱校、新建校教育质量提升。积极探索,推动“新高考”改革落地落实,教育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强化师资队伍。全力支持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双高”引进工程,多措并举引进引进985高校、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省内顶尖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及优秀在职教师3000余名,一批学历高、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教育一线。多次组织校长、名师近670人次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高端研修学习,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中牟县教师队伍中本科以上教师占比79%,中高级教师占比53%,培养国家级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名师、省级名师等数百人。2017年8月,出台《中牟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根据教师所服务的乡镇远近,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费由原来的每人每月300-550元,增加到720-1250元,县城教师到乡村支教一年及以上的,支教期间享受额外的生活补助费。目前,乡村教师比县城教师平均每年多收入1万到1.5万之间。我县对乡村教师的支持力度始终走在全省前列。通过选派县城学校优秀校长、后备干部充实到乡村学校任职、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建立“以城带乡”帮扶机制等,大力支持乡村薄弱学校建设,乡村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吸引大批学生回流,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