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多点发力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022-10-24 16:45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鹤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关键工作,着力打造一支适应鹤壁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教师管理改革制度体系日益健全


  健全“1+X”制度体系。“1”即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要求、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X”即重点围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工资待遇、“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出台配套文件7个。


  抓实人才补充。2012年以来全市中小学共招聘教师3780人、招聘特岗教师2150人、接收各级公费师范生213人。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总量从2012年的17105人增长到2021年的19962人,增幅达到16.7%。教师素质不断提升,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6%。中小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小学达82.5%、初中达88.7%、高中达98.6%。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中小学正高职称教师9人、副高职称教师3812人、中级职称教师6048人。


  完善教师管理体制。优化中小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比例,学校可在政策规定范围内自主设岗和动态调岗,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有效衔接。2022年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教师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二、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基本形成


  坚持思想铸魂,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出台了《鹤壁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办法(试行)》,师德考核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开展最美教师、教育世家、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完善教师荣誉表彰奖励体系,十年来,共表彰80名鹤壁市最美教师,表彰教育世家9名、师德标兵30名、师德先进个人303名。


  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建立了鹤壁市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负面清单,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曝光并定期通报,全面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十年来,已经形成宣传、教育、考核、奖惩、监督“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三、教师专业素养显著提升


  规范分层分类培训。投入1.5亿元,高标准建成了容纳1000人的鹤壁市教育培训中心,县级教师进修机构标准化达标率达100%,推动国家、省、市、县、校教师培训五级联动,有效支持教师终身学习。以 “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坚持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年一轮360学时继续教育制度,教师继续教育达标率100%。组织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项目”,十年来累计参加“国培、省培”29722人次,组织全市中小学52607人次参加各种形式的“市培”项目。


  深入推动五级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建设。十来年,通过集中培训、名师带徒、跟岗研修、青蓝结对、名师孵化等系列措施,培养市骨干教师1915人、市名师1295人,省骨干教师591人、省名师157人、中原名师5人,成立市级名师工作室42个、中原名师工作室4个、教师发展学校4个,教师发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完善校长能力提升体系建设机制。构建校长队伍从任职到名校长的能力提升路径,持续对全市所有新任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书记开展不少于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累计任职培训563人次;对在职中小学校领导人员开展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提高性培训,全员累计进行了两轮提高性培训;注重培养鹤派名家,培育16名省名校长、1名中原领航校长;注重青年骨干正校长和青年骨干副校长的储备培养,建立青年校长成长数据库,定期组织提高性培训、跟岗实践等活动。


  四、教师待遇得到全面保障


  在改善教师待遇上频出实招,教师幸福感、成就感、获得感持续增强。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联动增长机制,先后5次调整教师基本工资标准,确保全市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体系,有效体现工作量和工作实绩。全面落实“一补两贴”政策,在省定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标准基础上,淇滨区上峪乡、大河涧乡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每人每月另增发100元生活补助;在省定班主任津贴发放标准基础上,市直、淇县将初中、高中班主任津贴分别提高到500元、600元。加强教师表彰奖励,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先进工作者、省特级教师等一批先进典型,极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活力和热情。


(鹤壁市教体局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