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借力产学研融合 赋能高质量发展
洛阳师范学院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依托优势特色研究领域,以“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为指引,以“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为工作抓手,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逐步探索出一条“校地合作、产学结合、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发展之路,形成产学研用多方联动、校政行企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原动力,为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制造强省做出应有贡献。
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学校特色优势重点学科为依托,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开展了豫西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多样性等领域研究,收集重要生物种质资源700余份,形成鸟类观测、水质环境监测、空气质量监测3套生态观测监测数据库,筑牢黄河生态保护屏障;依托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意大利研究中心、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获批中国旅游研究院县域旅游研究基地,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意智慧城市合作研究室”项目等12项,新获批《大数据驱动下黄河流域河南段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等省部级项目15项,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12项,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打造,积极推动专利、软件著作权在景区、酒店、旅行社及县域旅游发展中的应用,提升了政府管理绩效和行业综合效益,为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主动对接,充分参与地方产研活动。借助洛阳科技大市场、周山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推介学校科研成果181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实用新型专利117项),充分征集地方企业技术需求60余项,借助校内科研研发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枣科学研究中心建立了河南省唯一的枣树种质资源圃,培育的灰枣系列品种已推广应用面积110万亩以上,占全国新发展枣树面积的20%以上,每年新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冷水鱼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大鲵仿生态繁育及产品开发研究”等多个技术开发、咨询、服务项目,开拓了一条娃娃鱼托管、结合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致富的新模式,帮扶栾川县冷水鱼养殖农户约500户,带动近千人就业并脱贫致富,年养殖产量在200吨左右。
广泛深入调研,精准发掘企业人才需求。以洛阳市打造“伊滨科技产业新城”建设为契机,充分融入“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产业为支撑、以现代社区为主要形态的现代化城市,努力成为全市科技产业、创新平台、高端人才最集中的发展高地”建设,发挥学校身处伊滨区核心区的地缘优势,广泛调研伊滨区内重点规模企业,与洛阳国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校领导先后53人次带队深入120余家相关企业开展走访调研、访企拓岗促就业,与10余家单位共建校企研发中心;深度了解企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发力点,构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的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就业质量的持续发展机制,着力成为伊滨科技城建设的人才水源地、技术输出地和智力资源汇集地,形成“环洛师知识经济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锚定攻关方向,开展长效深度校企合作。主动联合本地龙头企业,锚定重点科研攻关方向,先后与嵩县人民政府、河南裕谱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洛阳紫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协议,达成横向合作项目489项,合同金额6000余万元;开展技术转让、许可项目29项,合同金额150余万元。依托河南省功能导向多孔材料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分子筛行业龙头企业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启全面合作,协同开展低成本吸附类分子筛与生物医用类分子筛的研发和应用工作,推动建龙微纳主营产品分子筛类多孔材料的产品创新和迭代,打造国内分子筛材料新高地,服务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此外,还积极与河南万基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春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嘉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技术需求对接。
(洛阳师范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