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双减”一年

发布时间: 2022-08-18 11:37【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这个暑假,市光明中学的学生探访红色基地、参加志愿活动、参观各种展览、学做多种家务、阅读多部经典,他们没有奔波于各类补习机构,也没有沉浸在“题海”,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中,提升了综合素质。无独有偶,市丰泽园小学的学生们在学校操场上踢足球,挥洒汗水,享受着绿茵场独有的快乐和激情。


  这是“双减”一年来带来的新变化。


  2021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的工作目标。


  我市加强作业管理,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出台义务教育学生减负“十条要求”,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山阳区解东一小语数英学科开展了“品味”语文之美、“勾画”数学之模、“演绎”英语之魅的特色作业,学生续写童话故事、构建解题路径、创意旅游手账等,让学生多元发展能力提升。


  2022年5月,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的“双减”落实情况问卷调查,共收到家长填写的问卷29.9万份,其中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家庭作业占比85%;教师没有布置过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的占93.6%。我市入选全省作业设计优秀案例65节,其中一等奖8节、二等奖26节、三等奖31节,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科20个。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也是关系到“双减”成效的重要举措,我市开启的“官方带娃”模式非常受家长、学生欢迎。


  放学后,山阳区解东一小的学生,在校园里学习书法、吹笛;示范区张庄学校的学生学跳《本草纲目》操,焦作市实验小学组建足球、篮球、书法、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泥塑、国医、语言表演等78个学生社团,推行“无作业日”“书包不回家”等举措,不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努力为学生打造课后“幸福时光”。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面铺开以来,坚持“一校一案”,推行“5+2”模式,受益学生28.99万人,参与服务教师2.07万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这一年,我市坚持从严治理,提升校外培训规范化水平。严查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紧盯法定节假日和疫情停课期间等重要时间节点,多次开展专项明察暗访,重点整治隐形变异等违规培训行为。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全面排查机构运营、资金监管、培训内容、从业人员资质等情况,通报3家机构收费问题和13家机构保证金问题,现均已整改到位。教育、体育、科技、文广旅、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取缔5家非法机构、注销6家证照齐全机构,切实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加强资金监管,严控校外培训机构资金流向,严防“卷钱跑路”,全市学科类“白名单”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纳入银行监管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国监管平台线上售课、销课、退费全流程交易。根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第二季度“双减”有关工作通报,我市体育类、文化艺术类和学科类培训机构资金监管信息核验通过率全省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在2022年全省“双减”工作暑期调度会上,我市校外培训监管工作多次受到点名表扬。


  强化督导检查,推广典型经验与特色做法。依托“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发布校外培训机构信息,向社会公示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并在《焦作日报》刊登举报电话,畅通市、县两级群众反映渠道,广泛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加强宣传与引导,3月份以来,省教育厅以“每日快报”形式推广焦作工作案例30起。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以引导家长规避校外培训隐藏风险,理性带娃,营造良好“双减”氛围,凝聚“双减”共识。


  一年来,家长的感受最为直接,家长李诚悦说:“‘双减’实施一年来,我切实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家长负担减轻了,孩子也开心,家庭氛围特别好。”


(来源:焦作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