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双减”一年

发布时间: 2022-08-17 11:36【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2021年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双减”政策发令枪响,至今,一年。


  郑州,全国9个“双减”政策试点城市之一,从一开始“领命”到如今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觉”,“双减”考验着每一个郑州教育人的初心与使命感。这场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变革,正深刻地影响着千家万户,郑州也在“双减”这个考卷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郑州答案”。



“一号工程”下郑州“双减”绝不虚晃一枪


  时针回拨到一年前的2021年7月24日,这一天,《意见》出台,这是“双减”第一次上升到国家层面,第一次明确“主战场”既在校内,更有校外,既减作业负担,又减校外培训负担。这一切,注定“双减”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格局。


  教育部将“双减”列为2021年的“一号工程”,此时,“双减”之战全面打响。


  让家长陈女士没想到的是,这场“双减”之战来得如此迅速。作为全国9个“双减”政策试点城市之一,郑州早已未雨绸缪,蓄势待发:


  2021年5月21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双减”意见,郑州市立即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四个底数”的调查摸底;2021年6月1日,郑州市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净化招生生态,抵制校外培训机构与学校勾连牟利问题”专项行动;2021年7月至9月,郑州市分四次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摸底统计。


  2021年10月14日,郑州版“双减”政策正式出台。


  这一系列行动如鼓点阵阵,“声”势磅礴,在向教育生态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传递这样的信号:“双减”绝不是虚晃一枪。


  在郑州版“双减”政策中提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这是工作目标与蓝图,亦是对人民庄严的承诺。


  回望这一年,掷地有声。这不仅是一场“减负”之战,更是儿童健康成长保卫战。一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出台1个实施方案、2个措施方案,统领“双减”工作;教育部门就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方面出台指导性文件75份,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科技、网信等部门关于培训机构审批、分类管理、资金监管、广告管理、网上巡查等工作联合印发14份文件;《关于现有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和管理体制调整申报工作的通知》《关于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通知》《郑州市校外培训整治攻坚年实施方案》等文件。


  文件之密集、行动之迅猛,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郑州对“双减”的决心与魄力:这是一场不能停的持久战;这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战役。



绝不“手软”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


  如果你了解“双减”之前的教育生态,就不难了解“双减”对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不知何时起,校外培训成了学生和家长们的“标配”,“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在焦虑的裹挟下,校外培训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地影响、取代正常的学校教育。


  校外培训也是“双减”的一块硬骨头,“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郑州拿出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


  2021年10月19日,郑州市教育局召开“双减”工作新闻通气会通报,郑州市将开展四大专项行动为校外培训机构戴上“金箍”。


  2021年11月30日下午,郑州市763家“学转非”和919家继续举办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分类移交给体育、科技、文广旅三部门。郑州市校外培训机构正式各归其口,分类管理。


  2021年11月,郑州市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全市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要求加大校外培训广告监管力度,规范广告市场秩序。


  规范校外培训绝不“手软”,效果显而易见。


  仅2022年2月底,教育、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第一轮校外培训广告治理验收,郑州市就共拆除各类违规广告牌1839块。如今,走在郑州街头,马路两旁五颜六色的的校外培训广告没有了,“路两边清爽了,心情也跟着好起来”,这是郑州市民最直观的感受,也是对拆除户外培训广告的认可。


  截至2022年7月,郑州市原1376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至109家,压减率92.1%(含高中阶段)。


  当“私教”、“高端家政”等一些培训机构穿着“马甲”逃避监管,这也给校外培训的改革与治理带来了前所未的的挑战。一年来,郑州依法依规取缔无证无照机构4086家,刑事立案3人,治安处罚5人。


  如何让正规校外培训驶向正轨?郑州市确定优化注销、简易审核等两项程序,开辟简易注销登记“绿色通道”。截至2021年底,已完成全郑州市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换证工作。


  为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截至目前,郑州市保留的109家学科类培训机构100%建立专用资金监管账户和基本账户,100%交纳风险储备金,100%实现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


  巨变下,没有校外培训的学生更忙了,忙着爬山、去动物园、骑行;还有人“吐槽”:广场舞的主角快换成了学生……这种甜蜜的烦恼或许是对“双减”校外培训治理成果的最佳注脚。



从作业到课后服务郑州吹响校内改革“集结号”


  当校外培训的战役如火如荼进行,有关校内的改革也在悄然发生,这也是确保“双减”成果能持久下去的“保障线”。


  如何让学生在校内学的好,让“站起来”的人都坐下?这是对中小学校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对学校担当精神、育人水平的一次大考。郑州市全面升级了“学在郑州”智慧教育平台,高质量供给在线教育资源,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各学科全覆盖,提供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


  作业负担过重也是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场作业革命席卷了郑州校园。


  赵亮家告别了每晚“鸡飞狗跳”的日子,他们是作业革命的最直接受益者,也是“双减”在郑州的精准落地直接体现。2021年,郑州市教育局相继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建设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


  根据“双减”政策,除了在作业总量上进行严控外,郑州市教育局还要求提高作业质量,即做到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做到科学分层布置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这个暑假,二七区陇西国际城小学二二班肖依辰和往年一样在奶奶老家度过,只是今年的她,还带着一个小小的任务:寻找家里的老物件,了解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这是他今年暑假一项特别的德育作业,这也是同学们都喜欢的作业。


  当作业不再是难题,家长孙懿静再也不用为接孩子放学而焦虑,这是课后服务的“集结号”帮了大忙,也是推动“双减”走深的又一重要环节。


  郑州的课后服务始于2019年,如今,郑州的课后服务从“蹚水过河”前进到了“构建体系”,它传递的是教育的温度,蕴含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大民生,它也让更多有想法的郑州学校走上了新的舞台。


  在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2021年全省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案例,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位列其中。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五批 “双减”典型案例,郑州市管城区漓江路小学入选。漓江路小学合理统筹周边资源,开展校馆共建、校企合作和大学小学“手拉手”,研发素养、品格、体验、特色“四类课程”,构建特色课后服务活动课程体系,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走进工厂、大学和实践基地……



“讨论”不止 只为教育重新找到美好


  从2021年开始,社会对于“双减”的讨论从未停歇。在现行的考试录取机制下,家长们的认同感仅停留在表面,焦虑依然存在,在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大压减的情况下易转向隐型变异违规培训,一些已注销、未注销培训机构或个人想方设法逃避检查和打击,利用学生家长对学科类培训的依赖仍然不减的心理,所以使培训现象明灭暗生,形式更加隐秘、多样。


  只有治本,才能久远。怎么办?让起点公平,才能让教育从恶性循环中回归基本。


  如今,郑州市已经成立教育集团94个,参与学校471所,占比38.48%,共有3个区县、5个集团被省教育厅评为集团化办学改革典型案例;已开展两批次优质初中创建工作,公布“新优质初中”95所,创建和培育学校70所。


  让教育重新找到美好,“拼”已成为每一个教育人的常态。近日,在郑州市教育局公布的首批公办中小学优质教育集团名单,二七区6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上榜,郑州市二七区幸福路小学教育集团在列。


  看到这个喜讯,二七区幸福路小学一位老师在朋友圈中写道, “‘郑州市首批优质教育集团’这份荣誉,是幸福教育人在传承中坚守信念,在融合中大胆创新,在奋斗中超越自我,不断推进新幸福“拼”的精神的结果。‘拼’是承诺而不是口号,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姿态,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形式,是一种坚定而持久的坚守而不是一时兴起的心潮澎湃,是对肩上责任的践行,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而朴素的表达。”


  “双减”之下,追求和建设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是教育未来一段时间的总体目标。下一步,郑州将以优秀成果为引领,遴选基础教育精品课,制定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强化教师备课和校本教研,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有人说,双减为整个基础教育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即“双减时代”。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曾表示,“今天乃至未来的教育,都将处在不断的变革中。教育变革是足以温暖所有人的一道光,它如此重要,并值得我们为之倾心付出。”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双减”这一年的郑州答卷,也昭示着这场儿童健康成长保卫战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来源: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