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花儿向阳!

  6月1日,又是一年一度儿童节。但这个儿童节却有些不一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利用这个契机对中小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老师们开动脑筋,结合少年儿童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庆六一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看看我省这些局长、校长、老师们用了什么方法,让中小学生的思政教育变得如此有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

突出实践育人特色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郑州市惠济区教育局副局长 崔永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之年,在六一儿童节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对中小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可谓正当其时。具体途径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在升国旗课程中,切实将爱党爱国教育贯穿其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六一寄语,感受党和政府对少年儿童的殷切希望和关怀。学生可通过国旗下演讲、诗歌朗诵、课本剧展演等形式表达爱党爱国情怀。

  学校校长、党员先锋要站在中小学生的立场,用少年儿童听得懂的政治语言,开展思政课堂、党史讲座,引导中小学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用百年党史擦亮成长底色。

  中队辅导员要带领中小学生通过党史知识竞答、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红色经典浸润童心。

  二、构建党团队一体化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

  全区各学校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举行一年级第一批和二年级第三批新队员入队仪式。党员、团员代表积极参与入队仪式全过程,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通过致辞勉励他们在少先队组织中刻苦学习、坚定信念、锻炼体魄,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同时,还要扎实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和颁章活动,让队员们在争章过程中接受组织教育、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体会组织归属感和光荣感,构建阶梯化成长激励体系。

  三、突出实践育人特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充分挖掘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资源,建设“红领巾寻访”讲解员队伍,打造寻访实践地图,深入开展红领巾寻访实践活动。使少年儿童在体验教育中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过一个“红色”的六一儿童节

河南省实验小学教师 贾福霞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少年儿童最快乐的节日,今年又逢建党百年,我们把思政教育融入节日庆祝活动中,带领少年儿童过一个“红色”的儿童节。

  抓住这个教育契机,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红色”教育潜移默化,厚植于心。

  上一节“红色”班会课。在班队会上,让他们看一看全世界儿童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说说自己是怎样过六一节的,对比我们国家儿童和其他国家的儿童在六一这一天的不同生活,感受生活在中国的幸福和快乐。让孩子们懂得这一切幸福生活都要感谢共产党的领导,感谢伟大的祖国。

  采访一个身边的老党员。听一听老党员的成长经历,听一听他们讲述自己小时候的六一儿童节,听一听他们对少年儿童的希望。

  开展一次“红色”体验活动。听长征故事,进行穿红军服,走长征路的体验活动;也可以让孩子们听一听河南林州“人工天河”的故事,举行一个推小车、挑担子的比赛,感受红旗渠精神……

  开展四个“一”的活动。把“四史”教育融入一支歌、一场电影、一个故事,一个红色场馆。带领孩子们来一场红歌比赛,讲一个红色故事,看一部红色电影,过一个真正的“红色”六一 。

  抓好教育契机,落实实践体验,让思政课更具亲和力,更接地气,更容易被少年儿童理解和接受。引领少年儿童在学习和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厚植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将庆六一活动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洛阳市教育局思想政治与宣传科科长 杨佳佳

  六一儿童节到了,结合建党百年,考虑到中小学生活泼可爱的特点,我们安排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各类活动中去,将庆六一活动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让中小学生的思政教育更加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更加有深度、有温度。

  创新形式。在2021年度洛阳市“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会中加入思政课教师讲述新时代好少年的故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在青少年中弘扬助人为乐、孝老爱亲、勤学善思、自立自强的传统美德。

  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日活动暨洛阳市“红领巾奖章”三星章颁发仪式,通过《学党史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队课充分展现少先队员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上一堂主题思政大课。开展“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洛阳市大中小幼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思政课展示活动。将舞台艺术和思政元素相结合,以鲜活的形式演绎红色经典,缅怀革命英雄,汲取润泽心灵的精神力量。节目过程中穿插各个学段的思政课教师点评,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经典艺术作品中,使高深的理论通过中小学生更容易接受的、鲜活感性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演员演得充满激情,观众得到共情,老师讲得动情。这种沉浸式学习真正让大思政课活起来,有故事、有情怀、有味道。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庆六一活动,赓续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培养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薪火传人

郑州市金水区文源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黄延颖

  思政课并不是单纯讲授一门知识,也不是教授一项技能,而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百年历程是学校思政课生动鲜活的素材,六一儿童节前夕,郑州市金水区文源小学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薪火传人”为主题,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庆祝活动。

  “巧手匠心”创想秀回顾历史、建立信仰。学生精心制作“戏剧英雄人物”面具、生日蛋糕、祝福贺卡等创意手工作品祝福党的生日,晒出“夸夸我家好党员”作业单、“打卡红色地标”记录卡、“向党说说心里话”小征文……展现学校素质教育成果,让学生在思政主题活动中重温历史、树立远大理想!

  “红色记忆”戏剧节致敬英雄、学习榜样。学校师生把课文中的英雄故事、课外阅读中的革命历史片段、红色电影中的经典镜头进行创作和演绎,赞颂10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让思政课借助戏剧发挥教育作用,让学生在表演中崇拜英雄、坚定理想信念!

  “红领巾心向党”入队仪式弘扬精神、传承薪火。庄严而隆重的仪式让学生通过“诵长征诗词”“唱红色歌曲”“讲身边榜样”“奏时代旋律”展现新时代少先队员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力量!

  今后,学校会继续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充分挖掘思政课程资源、落实“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思政教育机制,让思政课更加丰富、鲜活、有趣!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做好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郸城县第二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陈勇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好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郸城县第二实验小学积极引导小学生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让爱党爱国思想根植于学生内心,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育特点,围绕“让我们一起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创新课程建设,让思政课“活”起来。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创新课堂、参与探究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把情景剧搬进课堂。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仪式爱国教育课时间,开展一年级新生入队队前教育课,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排演的《我与红领巾的故事》情景剧,带领少先队员重温队史,同时对一年级即将加入少先队的小学生进行教育。在生动的剧情中,激发同学们对红领巾的热爱、对少先队的理解,将爱党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让教育活动有仪式感。在六一儿童节,把加入少先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作为一份荣耀而特殊的礼物送给小朋友们。在校操场隆重举行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让高年级少先队员,认真的给小朋友佩戴红领巾,在满满的仪式感中,让思政课变得生动难忘。

  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通过研学旅行、跟随红色电影学党史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多样课堂中学习党的伟大奋斗历程。真正让课堂“活”起来,改变以往的说教教学形式,创新课堂“活”起来,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开展系列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

周口淮阳外国语实验小学副校长 方舟

  周口淮阳外国语实验小学非常重视活动育人,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良好教育。为此,学校以建党100周年和六一儿童节为契机,开展系列庆祝活动,通过“一看”“二听”“三实践”“四感悟”活动,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一看:利用学校红领巾电视台,组织学生观看党史宣传片。

  二听:邀请抗战老兵来校给学生讲述共产党抗战的故事。

  三实践:组织少先队员代表参加“红领巾寻访革命旧址,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开展“诵读中华经典,礼赞建党百年”经典诵读比赛;开展“学党史,争做时代新人”演讲比赛;开展“童心向党,礼赞百年”小歌星比赛;举行“童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入队仪式;开展“童心向党,迎六一”书画比赛;举行“迎建党,庆六一”黑板报比赛;举行“庆六一,迎党日”主题中队会。

  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少先队员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激励着少先队员牢记党恩立志向,修正品行练本领;传承红色基因,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奋发图强,牢记历史,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努力成长为担任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快乐过六一 思政教育之花绽放

南阳市第十五小学副书记水琰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主人,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六一儿童节契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学生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打造六一专题思政课程。教师要明确六一的深刻含义,利用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资源、身边故事等,发挥六一节日气氛,上专题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让思政课成为教师想上、爱上,学生乐学的一门课程。

  开展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学校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去教育、培养学生,将爱国主义、文明礼仪、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德育活动中。班主任要扮演“好爸爸”“好妈妈”“知心姐姐”“好朋友”等角色,带着学生上好一堂主题班会课,搞好一次主题德育活动,营造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浓郁的生活化气息的教学情境,充分彰显生活化德育课堂的生命活力。

  营造健康纯洁的育人环境。学校要烘托节日氛围,打造整洁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其基本的社会道德。加强人文积淀,发挥好节日校园文化的隐形教育作用。

  上好思政课、搞好德育活动、建好校园环境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长期性的伟大工程,也是开展小学生思政教育的根基。我们要发挥六一儿童节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

创新思政教育 在孩子心中种下真善美

周口市纺织路小学教师 刘笑娜

  “理直气壮不代表生硬宣教,铸魂育人更要春风化雨。”作为一名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真善美的力量。

  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六一儿童节又是孩子们的节日,周口市纺织路小学先后开展了“学党史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童心向党”讲故事大赛,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去了解党史背后的历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举办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学生在特色活动中舒展身心、锻炼本领;教师诗朗诵节目《盛世中国》让孩子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情景剧《中国力量》把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各类感人事迹、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作为鲜活素材,让孩子们深受感动;六一儿童节当天举行“入队仪式”,充满仪式感的“入队礼”已成为我校创新思政课堂的品牌活动;校报《阳光纺小》本月设立“党员在我身边”专栏,让学生挖掘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在周口市纺织路小学,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微景式模型成了学校师生打卡的地方,也是最受欢迎的一处校园风景。我认为只有贴近实际生活的内容和全面、客观的角度,才能让同学们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做的,是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差异,为孩子们提供适合的成长氛围和环境,让立德树人这颗种子在各种教育细节中,懂得真善美的孩子,未来人生轨迹一定不会有太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