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以美培元,奏响美育思政新乐章

2021-12-03 18:37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河南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理念和“面向全体、拓展载体、德美相融、德美共育”的工作思路,切实把美育教育落实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以美育工作高质量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一、调好“体系弦”,鸣响美育建设的“主题曲”


  遵循美育特点,加强顶层设计,整合美育资源,不断完善美育工作体系建设。


  建强教师队伍。依托学校艺术相关专业教师,建立专兼职美育教师队伍,协同推进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设立校园文化活动指导中心,建立由教师指导、学生文艺骨干为主要成员的学生文艺工作队伍,专门负责承办艺术实践项目、赛事。


  抓实课程建设。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开设40余门艺术类校选课。在开设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鼓励艺术类相关专业教师开设艺术鉴赏课程、打造线上精品艺术微课,丰富美育课程类别。


  推进社团改革。成立以至善大学生艺术团、祥符调豫剧社等社团40余个,实行学生社团活动立项制度,遴选一批优秀的社团活动给予经费支持。深入推进社团管理改革,《构建“三破三合”新模式开创艺术社团育人新路径》获得全国美育教育改革案例一等奖。


  完善体制机制。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要求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毕业前要修够艺术类课程2个学分。修订《河南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建立高效灵活的动态管理体系。利用“第二课堂成绩单”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注重美育过程评价。


  二、调新“形式弦”,奏响协同育人的“交响乐”


  发挥综合类大学学科优势,创新美育教育形式,拓展美育教育载体,打造立体化交融式美育格局。


  课堂教育和项目驱动双管齐下。坚持课堂育人与科研育人相结合,着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思辨意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精神在戏剧艺术实践中的创作与探索”“新时代校园文化中戏剧艺术实践”等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艺术比赛与艺术展演同步开展。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和大学生艺术展演节目选拔赛,并组织校内展演,以演代赛、同步展示,共享资源、深化效果。


  校园文化活动与艺术专业实践相互辉映。举办校园歌手大赛、戏曲演唱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承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实践热情。艺术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展、毕业音乐会免费向全体学生开放,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享美育教育资源。


  三、调强“内容弦”,吹响以美育人的“集结号”


  用美育挖掘思政教育深度、丰富思政教育内涵,强化学生文化担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化传承注入美育教育。依托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豫剧传承基地项目,承办河南省戏曲进校园成果展演、河南省戏曲演员排行榜颁奖典礼、河南大学新春戏曲演唱会等活动,激发青年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培养更多戏曲艺术爱好者、戏曲文化传承者。注重讲好黄河故事,指导学生拍摄黄河题材的视频,多部作品在“黄河儿女 出彩中原”全媒体作品大赛中获奖。


  党史校史教育注入美育教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举行20余场以“歌声中的党史”“人民万岁”等为代表的红色主题音乐会,为学校师生打造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选修课”。在校园中设立“校歌石”“校训石”“河大椅”等具有河大文化标识的景观和设施,坚持在新生中开展“学校史、铭校训、唱校歌”系列教育活动,用河大文化滋养学生成长。


  师德师风建设注入美育教育。集结相关专业教师根据河南省最美教师、师德先进典型李芳事迹创作舞台剧《星空》,在校内外巡演20余场,在宣传典型的同时教育师生学典型、做典型。组建教师创作团队,创作抗疫主题歌曲、短剧、舞蹈、绘画等艺术作品50余部(件),以“艺”抗疫、凝聚人心,涵养教师家国情怀。


  社会志愿服务注入美育教育。把艺术专业考察基地设在信阳市郝堂村,用摄影视角记录乡村振兴进程;“七彩绘”墙绘团深入乡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墙绘;“蒲公英”文化艺术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巡演、艺术课堂支教;“声呐行动”走进四川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项目2020年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河南大学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