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四个加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2021-10-29 17:48 【浏览字号: 来源:

  济源示范区积极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校内校外,双向发力、综合施策,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双减”是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规范校外培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济源示范区积极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校内校外,双向发力、综合施策,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加强党对“双减”工作的领导,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全面加强党对“双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示范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把“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重点任务,结合实际细化完善措施,压紧压细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市级统筹、属地负责”的工作格局,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建立由示范区教育部门牵头,宣传、网信、民政、市场监管、财政、发改等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双减”重点难点问题,定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确保“双减”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加强中小学教学日常管理,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坚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加法”的原则,通过高校集中培训、教师工作坊日常研修、学科专题培训、参与“国培”和“省培”、名师专项培育、“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方式,积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力度,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将课堂教学纳入对基层学校的目标绩效考核,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坚持“五育并举”,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推动广大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学生负担作“减法”的原则,与各中小学签订《“五项管理”承诺书》,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创新“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类型方式,做到课后作业“高质轻负”;从严管理学生用手机,充分保障学生睡眠时长和质量;加强学生课外读物和健康管理,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把课后延时服务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经费筹措力度,按照“一校一方案、一校一特色”的原则,广泛开展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做作业等课后延时服务,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示范区共有3263名教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117所小学(教学点)的5万余名学生受益。


  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营造教育良好生态。建立学科类培训机构备案审核机制,将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压减校外培训机构12家,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超出审批学科、审批内容、审批时间的各种培训活动,遏制校外培训乱象。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培训预收费监管制度,要求所有经过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在银行开设唯一的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留足风险储备金,并接受预收费监管,切实维护中小学生合法权益。建立由示范区教体局牵头,公安、民政、人社、住建、自然资源与规划、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共同负责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工作机制,以镇(街道)为主,属地管理,强化全覆盖、重源头监管,强化协同治理,做到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并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外培训机构发布虚假广告、违规收费、在职教师介绍学生等38个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联合专项整治,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切实维护教育良好生态。


  加强“双减”常态化督导检查,推动工作落实见效。把“双减”工作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和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全力督导、强力督导,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加强对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坚决纠正各镇(街道)和中小学“唯分数”“唯升学”等不良倾向,助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纳入示范区各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范围,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对各镇(街道)和中小学减负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半月通报一次督导情况,对减负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问责,推动“双减”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济源示范区教体局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