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73号建议的答复

教人复字〔2021〕52号

2021-10-29 11:45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办公室

李奕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教师及家长负担”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教师及家长减负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多项措施的实施,减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等问题仍然存在。中小学生、教师及家长负担过重,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目前,我省正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动中小学生、教师及家长减负工作。主要做法:

  一、以评价改革为牵引

  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作为评价指挥棒,引导教育发展方向。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教基〔2021〕3号),《通知》要求: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大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成立教育评价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出台我省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紧盯“科学履责”,完善党政评价;紧盯“立德树人”,完善学校评价;紧盯“师德为先”,完善教师评价;紧盯“五育并举”,完善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加特长的发展。

  二、以学校管理为主导

  (一)在教师减负方面: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清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调研培训、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科学设置教师评价标准,并提出务实举措,为教师减去不合理的负担,为教师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书育人的主业上。

  (二)在学生减负方面: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精神,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对中小学生减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一是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二是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三是坚决控制考试次数。四是采取等级评价方式。五是限制竞赛评优活动。六是建立弹性离校制度。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以家校共育为载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和家长学校建设,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家庭教育特色实践活动,努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由于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都有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加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焦虑,“提前抢跑”“剧场效应”的现象愈演愈烈。一段时间以来,以家长的选择替代孩子的选择,把孩子学习成绩、排名作为唯一标准,过度刷题、培训报班,充斥了孩子的所有时间,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兴趣爱好,学生心理问题多发频发,也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针对这些问题,我省开展了“家教名师中原行”活动,组建省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分赴各地巡回宣讲,让正确的家校育人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四、以服务治理为重点

  今年,教育部把“双减”(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为头号工程。“双减”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校内校外双向发力,关键在校内。需要学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课内学得好、学得足。同时,按照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各地各校开展课后服务,努力破解“放学早、接送难”的问题,严禁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减轻中小学生、教师、家长负担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同向发力、久久为功。我们要把校内外那些“不合规、不合理、不科学”的负担减去,让教育回归本质,回归“人之为人”的教育,让学校能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使学校成为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乐园;让家长能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让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终身幸福奠基;让社会能够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剔除文凭、学历、名校等标签在选人用人上的硬性标准,从学历标准转向能力标准、素养标准,让各类人才发挥所长、各得其所、奉献社会,让每一个人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我们将以县为单位,组织开展“五项管理”督导工作,确保覆盖所有中小学校,确保“五项管理”落到实处。二是教育部将出台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有关文件,我们将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努力为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和社会环境。三是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开展拓展综合素质类课程,组织体育活动,丰富学生艺术和劳动实践。要统筹课后服务师资配备,选拔优秀教师参加课后学业答疑辅导。要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1年5月27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