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教育厅新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处室子站 > 新闻办网 > 一线采风 > 各校 > 黄淮学院
黄淮学院以智力人才优势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日期:  2021-06-16 18:06   来源:  教育厅新闻办
【字体: 】  【关闭窗口】  【打印该页】

  近年来,在办学过程中,黄淮学院始终紧扣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方针总要求,坚持扎根天中大地办大学,紧紧围绕驻马店农业大市的发展基础和打造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核心区、建设“国际农都”的发展战略,不断探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乡村振兴,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范式,为助推全市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服务乡村振兴,夯实重要的办学基础支撑


  学校先后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农产品加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等办学实体,组建了驻马店产业发展研究院、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天中文化研究院加强区域产业、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同时,学校设有建筑工程学院、建设设计研究院、建设工程公司。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2020年11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教育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支持黄淮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建设。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稳居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方阵。在全省第一批10所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考评中,学校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二、服务乡村振兴,打造扎实的人才团队支撑


  学校现有博士200多人,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学者650余人,其中,涉农林、生态建设专业人才100余人、文化相关产业人才160余人,经济和管理类专业人才210余人。拥有一批著名涉农专家学者。其中,乡村振兴团队专职人员25人。


  三、服务乡村振兴,具有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和范例


  2018年5月,学校与教育部规划建设中心、驻马店市政府,联合成立全国较早、我省第一个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工作起步早,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基础。2018年以来,学校支持信阳新集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2019年新集村入选住建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和农村农业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学校帮扶的西平县唯一一个省级贫困村——高庙村,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红薯小镇”,大力发展红薯产业,2020年9月22日,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西平高庙红薯文化节”,2020年高庙村入选“河南省文明村”。通过参与乡村规划设计、科技帮扶、发展产业等,先后打造了确山县中山店村、遂平县红石崖村、驿城区鲁湾村、巩义市楼子沟村等1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先后与河南省农垦集团等签约共建“黄淮学院黄河生态工程技术学院”,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西平县签约共建“嫘祖服装智能制造学院”,与泌阳县启动建设“夏南牛产业学院”“食用菌产业学院”,与正阳县共建“农产品加工学院”,与平舆县共建“防水材料与工程产业学院”,获批“河南省首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


  四、服务乡村振兴,具有坚定的信心信念和发展目标


  学校始终坚持把“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作为办学定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学校党委先后围绕服务驻马店乡村振兴多次召开专题党委会,谋划部署乡村振兴工作,明确提出“将服务驻马店乡村振兴列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办学重要着力点、提升应用型办学水平关键突破口,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全力以赴将服务乡村振兴打造成新的办学特色,为服务驻马店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


  黄淮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围绕系统服务驻马店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深度融入并致力于驻马店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人才优势,当好乡村振兴的“思想库”。积极申请驻马店乡村振兴重大科技专项,组织专家学者围绕该市乡村振兴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同时,组建乡村振兴战略专家委员会,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研究机构合作,为驻马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发挥专业优势,当好乡村振兴的“设计师”。制定出台《黄淮学院服务驻马店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从“战略”上设计,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和驻马店产业发展研究院积极参与全市、各县区整体乡村振兴规划设计;从“战术”上突破,有重点的遴选部分乡镇、帮扶村,进行“五个振兴”针对性规划设计。


  打造典型示范,当好乡村振兴模式的“输出源”。学校深入总结前期13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建设经验,配合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各县遴选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乡村振兴示范村”, 输出规划模式、建设模式、治理模式,示范引领周边乡镇、村庄,全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加强教育培训,当好乡村振兴人才的“孵化器”。实施“产业人才培育工程”,加快涉农专业改造,培养好“乡村教师、乡村干部、乡村医生、小微企业负责人及个体工商户、返乡创业及务工人员”等五类人才;实施“乡村教育助力工程”,恢复区域急需的基础性师范专业,组建教师教育学院,培养本土留得住的乡村基础教育人才,振兴乡村教育;实施“领头人培养工程”,加强乡村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训,培养一批促进富民增收的开拓人、建设美丽家园的带头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乡村文化建设的引路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黄淮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