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教育厅新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处室子站 > 新闻办网 > 一线采风 > 各校 >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精准施策 实干担当 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19-11-04 14:45   来源:  教育厅新闻办
【字体: 】  【关闭窗口】  【打印该页】

  河南师范大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结合学校实际,发挥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平台优势,精准发力、狠抓落实,以“1234”为工作基点,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河南师范大学落地生根,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一、“一个中心”,让黄河流域生态研究“动起来”


  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河南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立即依托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生态学等平台,迅速成立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保护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围绕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脆弱等突出困难和问题,对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开展顶层设计和科学研究。


  二、“两次科考”,让黄河流域生态研究“实起来”


  一是聚慧聚力,把脉问诊。学校迅速与校外专家学者,组成联合科考队,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生态系统进行科学考察,了解黄河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生态足迹与环境变化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二是发挥优势,精准施策。在第一次科考的基础上,10月,学校再次组织校内的生态、环境、农业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黄河中下游科学考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分布格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现状、生态系统不同要素监测和预警现状、以嫩滩生境变化为特征的生态足迹和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干预的流域水沙调控的后续效应等,系统把握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态修复、湿地滩涂保护与利用的第一手资料,为开展流域尺度植被恢复、优化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平衡区域持续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宏观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三、“三向发力”,让黄河流域生态研究“深起来”


  夯实基础,凝练特色。学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这一核心问题,不断整合资源,加强集成和学科交叉,形成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一是利用微生物组学技术研究黄河下游水-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生态过程与重金属元素循环的耦合机制,科学评价常年累积的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学校作为主持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联合重点项目资助。二是利用植被演替和外源氮增加为驱动力,通过比较不同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和根系周转过程机理、碳氮在植物-滩涂-水体界面上的收支及其环境效应,科学阐述黄河水量总体下降和年际波动背景下滩涂生境变化方向以及空间异质性阈值范围,揭示水流动力、植物群落演替、人类活动耦合驱动下滩涂碳氮循环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机理。2019年,学校作为第一参加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三是针对黄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群落更新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种子扩散过程、动植物互作网络和植被恢复机理进行定位跟踪研究,分析其物质生产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碳汇功能等,掌握林草群落的发生演替规律和稳定性,为阐明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护机理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学校作为主持单位获得生态环境保护部专项课题资助。


  四、“四站联动”,让黄河流域生态研究“活起来”


  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根据生态环境学科的研究特点以及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保护研究中心工作规划,学校在黄河中下游布局协同研究站点:一是与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局协商共建“河南孟津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二是与河南大学、荥阳黄河河务局共建“桃花峪滩涂系统研究站”,三是与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协商共建“新乡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四是与濮阳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共建“濮阳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结对共建、资源共享,开展系统治理,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