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征文 > 正文

如果可以
发布时间: 2021-10-11 15:31   【浏览字号: 】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曾看过一个记者的忏悔,起因是记者在公交车上拍下了一位女士没有给老人让座的视频并传到了网上,谁曾想带来了一堆口诛笔伐,那位女士面对网络暴力,无奈向记者讲述自己那天因失业加失恋,情绪糟糕而没有让座。记者向再为这位女士发声,却收到女士已经自杀的消息。后来记者潸然泪下地说:如果可以,我宁愿没有拍下那段视频。一位名叫琪琪的女孩,因一条微博,被人在网上挖掘个人信息并无情地嘲讽而不堪重负,最后含恨自杀。“棱镜事件”折射出信息安全的隐忧。


网络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却也是个缺乏隐私的时代。人们被大数据一点点地剖析,肢解,百无一漏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网络,偷走了人类的遮羞布,让人成为赤裸裸的“透明人”!高科技窃取我们的信息于无形之中,令人不战而栗。


生活在网络时代,纵使相隔千里,也可以面对面交谈,于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而心的距离却远了。然而,在这个霓虹灯点缀了夜空,万家齐明的大数据时代,手机却反客为主,俨然成了聚会的主角。当“一起来玩手机,顺便吃个饭”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时,我们不禁感叹人情变了:没有了朱自清的“咫尺天涯,叫我如何奈得”的感慨,却有加拿大女作家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想你”的无奈。


网络偷走了距离,让心的故乡何处寻觅?让我怎能不向往川端康成凌晨四点半看海棠花未眠,向往瓦尔登湖畔卢梭的小木屋,向往王尔德在阴沟里仰望星空,向往仓央嘉措通透风情踏雪寻梅?反观当下,没了诗情没了画意,处处是屏奴。当点赞、刷微博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我们真正的生活又去了哪儿了?


看到这里,许多人自然而然地觉得网络真是坏呀!可在我看来重要得是你怎样看待与利用网络了。网络原本只是高科技时代的一个工具,无关功与过。合理利用,它可以使人们传递信息,播散知识,造福人类;掌控不当,它也可以剥夺隐私,传播谣言,高科技犯罪把人们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每一个人都正确认识网络,教育、管理是关键。一些网吧、游戏室阳奉阴违,明明标有“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醒目字样,可还是有一大批中小学生进出来往。像这样的现象,有关部门可以定期抽查。学校与家长也要对沉迷于网络的少年进行教育和劝戒。还有一些网上的不良信息的发布要加以杜绝和制止。


网络,这块充满着神秘色彩与诱惑力的被彩纸包着的糖果。利弊之间本无界定,就看你如何掌控。如果可以,愿我们都能尝到糖果的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