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秀案例 > 正文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发布时间: 2021-07-29 15:59【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构建全方位智能环境,是学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中全方位育人的支撑条件。“三全育人”的中心在“育人”,重心在“全”。郑州科技学院充分挖掘信息化潜力、释放信息技术活力、增强教育教学改革动力,加强信息化与“教书育人”深层次融合,推进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协同联动,挖掘育人元素,特别是在智能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成效与亮点凸显。


构建线上线下智能育人环境


  学校充分利用新技术搭建智能教学环境,服务教育教学。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虚拟教学平台等线上教学环境;普及多媒体教学,升级纳米多媒体教室,改扩建智慧教室、智能录播教室、数字录音棚工作坊、AR虚拟现实教学场所等线下交互智能教学环境。已完成建设普通多媒体教室121间、新一代纳米黑板教室323、高清录播教室2间、智慧教室3间、数字录音棚1处,AR虚拟现实教学1处,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12个项目。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1普通多媒体教室环境展示及集中控制管理手段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2多媒体教室(场景照片)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3纳米黑板教室环境展示及集中控制管理手段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4纳米黑板教室(场景照片)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5高清录播教室(310)环境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6移动录播室环境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7智慧教室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8数字录音棚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9 AR虚拟现实教学环境



图10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


打造沉浸式5G智能红色教育基地


  为了让更多师生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切实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校积极探索红色教育基地做实践教学新路径。学校开放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馆,由殷切期望、红色基因、理论素养、理想信念和时代新人五个展厅组成。


  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教育中,充分利用红馆体验教学中心这一“新课堂”,通过VR虚拟现实、瀑布流、沉浸式体验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手段,让历史“动”起来,让理论“活”起来,让课堂“炫”起来。


  5G智慧红色教育基地的建成投用,促进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课堂教学与沉浸式“虚拟场景”教学不同教育阵地的衔接整合。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11课堂教学与沉浸式“虚拟场景”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12环形瀑布流场景


建成线上线下“一站式”大厅


  积极落实“互联网+服务”相关文件精神,“让数据多跑腿、师生少跑路”。学校线下办事大厅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是线上办事大厅“最多跑一次”的补充。已初步上线28条审批流程。通过两年的应用,学校不断优化改造审批流程,逐步推进一网通办。同时,通过让学生主体参与学校管理服务的实践,探索了学校治理中师生主体参与和过程育人模式。



图13线上线下“一站式”大厅


打造图书馆共享学习空间


  图书馆共享学习空间实现了支持在线预约、网络全覆盖,满足了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需要。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14图书馆共享学习空间


践行信息化的育人使命


  学校常态化开展师生信息素养培训,每年举办网络安全周活动,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合格公民。学校全年开展1000余人次信息素养培训,全年推送10余篇信息素养文章,每年开展一次网络安全周宣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获得信息、辨别信息、组织加工(编辑)信息、传递信息、再生产信息的能力,努力提高师生利用互联网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新时代网民原住民的履行互联网道德约定的素养。


郑州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风采

图15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培训



图16网络安全周,主办攻防赛


  学校通过智能环境建设,积极努力构建满足“人人参与育人;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管理服务全过程育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学习生活全场景育人”的智能环境,服务于“三全育人”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