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让特殊教育享受“特殊待遇”

2021-07-15 11:16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周口市围绕让每一个特殊需要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为宗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初步构建了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模式,特殊教育综合体系日益完善,教育普及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全市共有适龄残疾儿童7850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学生1044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4862人,普通学校特教班就读223人,送教上门1524人,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5%。


  加大投入,特殊教育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周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把加快发展特殊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周口市委书记刘继标多次到周口特殊教育学校调研,解决学校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市政府将特殊教育作为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计划,组建了特殊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调控全市特殊教育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的发展规划、管理和业务指导。为夯实工作责任,市政府将特殊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健全和完善特殊教育管理制度,定期对特殊教育事业进行专项督导,有力地促进了特教事业可持续发展。该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投资2600万元在中心城区新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市政府民生重点工程之一,占地23.919亩,总建筑面积11025平方米,建有1600平方米的现代化塑胶活动场地。学校设有多感官综合训练室、盲生区手工教室等专用教室。建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216名残障少年儿童,成为豫东地区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各县(市、区)均建设了特殊教育学校,全市全部足额落实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提高了运行保障能力。同时,对特教学校教师和普通学校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在绩效工资、晋级、职务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


  精准施教,实现残疾儿童接受教育“全覆盖、零拒绝”。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设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落实“一人一案”,积极落实各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重点解决智障、自闭症、脑瘫儿童的就近上学问题,实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零拒绝、全覆盖”。并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原则,对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摸底调查、建立档案,及时妥善安排就学。全市形成了以特教学校为支撑、以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为补充、覆盖全区的特殊教育网络。同时,坚持“医教结合、学段衔接”的原则,依托市康复中心及县级特教资源教室等对学龄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教育。学前教育随班就读幼儿49人。以融合教育为切入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通过随班就读、举办特教班等形式,延长残疾儿童受教育年限。西华县、扶沟县、商水县特教学校举办了高中部,全市高中阶段随班就读学生247人,先后有30多名残疾儿童通过特殊教育高考圆了大学梦。从特殊教育学校集中教学拓展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校+普校”送教上门,从学前康复教育到义务段教育再到高中段职业教育,从达成生活自理到掌握生存技能再到实现生命阳光,逐步构建了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送教上门,让孩子们享有公平教育。为解决好残疾儿童入学安置问题,做好教育扶贫,该市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按照“一校一案”“一生一策”的原则,摸清底数,分类造册,确定对象,建档入籍,制定方案,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无法随班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选拔出有责任心的优秀教师担任助残送教责任教师,为送教对象量身定制送教内容,送文化知识、送自理能力培养、送康复训练,确保他们能正常接受义务教育。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定期为32名无法随班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同时,64名送教教师还把国家的方针政策、残疾人权益保障送到家,对重度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在衣食住行及医疗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尽量为残疾儿童家庭减轻负担,让送教上门扶贫困,暖人心。


  (周口市教体局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