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40年

发布时间: 2021-04-14 15:52:32.0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40年


  彭雪枫(1907—1944),男,汉族,河南省镇平县人,中共党员,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在河南确山竹沟进行的干部教育工作,对新四军建军和培养革命的生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彭雪枫的干部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宣传等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彭雪枫亲自编写教程,他在太原编写的《游击队政治工作教程》在竹沟修订完善后改名为《游击队工作概论》,作为竹沟干部教育的政治课教材。将军事著作《游击战术的几个基本作战原则》中总结的游击战术作战原则:“(一)暴风迅雷的突然袭击;(二)集中主力打敌一点;(三)东边打雷西边下雨;(四)牵牛政策(打圈子);(五)打埋伏;(六)超越劲敌袭击远敌”作为干部培训军事理论课的核心内容。


  在教学方式上,彭雪枫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他的战例讲授最受学员欢迎,“一听说是彭雪讽讲课,就连有病的学员也披着毯子、床单去听,听到入迷动情处,连病疼也忘了,场场座无虚席。”彭雪枫课下刻苦钻研毛泽东的军事著作,列出游击战术提纲,为每个战术理论都配以生动的战争案例,古今中外,都有涉及。


  在讲授突然袭击时,彭雪枫以拿破仓翻越阿尔卑斯大山征服意大利的战役及三国时邓艾暗渡阴平小道,出奇不意出江油夺取成都为例强调突袭作战的神奇效果。他还结合亲身经历来讲授,通过强渡大渡河、二郎滩背水战、勇夺娄山关等经典战役,细心讲解如何周密部署作战计划、如何保障部队侧翼安全、如何选择恰当时机猛打猛冲猛追。他不仅向学员们传授了基本的军事思想,同时又将游击战术进行了创新。彭雪枫提出抗日游击队不仅在山地上能够打游击,而且在平原地带也同样能够打游击。


献礼建党百年·河南教育百篇|1940年


  1938年9月,根据彭雪枫的提议和定名,新四军游击支队创办了《拂晓报》,报名是彭雪枫起的,报头也是他题写的,他在报纸发刊词中解释为什么以“拂晓”为名时说:“拂晓”代表着朝气,代表着希望和进取,代表着前进、有为。军人在拂晓时要出操练杀敌本领,志士们要闻鸡起舞。拂晓,精力充沛;拂晓,迎来光明。”


  《拂晓报》在抗日战争时期宣传抗日、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宣传战斗的胜利,起到了组织人民、鼓动人民的巨大作用。彭雪枫对报社的同志们说过:“报纸蕴藏着巨大的战斗力,把报纸办好,它的作用并不比一个团、一个旅的战斗力小。”他不但经常为报纸写重要文章,而且还对版面安排、标题制作、印刷发行等细节问题亲自给予指导。从桐柏山余脉走出的《拂晓报》,转战豫东皖北,由单纯的新四军军中小报变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喜爱的报纸。


  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登上城墙指挥作战时,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7岁。1945年初,毛泽东、朱德等亲自参加了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的彭雪枫追悼大会,毛泽东赞扬他“是共产党人好榜样”。


  “半壁河山留战绩,两淮风雨吊忠魂”。彭雪枫作为我军的著名将领、党的忠诚战士、豫皖苏边区的创始人以及淮北根据地的卓越领导者,他奋战中原的光荣业绩功垂青史。1988年,彭雪枫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录,2014年9月入选中国首批300名抗日英烈名录。


(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