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创新资源 打造创新平台 提高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 2021-01-14 15:12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十三五”时期,省教育厅科技与信息化处遵照“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科技等相关领域目标要求,紧紧围绕重点工作,引导全省高校积极汇聚创新资源、持续打造创新平台、有效支撑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创新应用能力。特别是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召开以来,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为中心,以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务实重干、奋发进取,取得了明显成效。


  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绘就蓝图。2015年以来,在省政府领导下,省教育厅将高校按照双一流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四类分类建设、分类指导。根据四类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目标不同、基础不同、方向不同、重点不同,通过科研评价进一步引导高校明确定位,聚焦方向,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科研活动。特别是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主体功能的发展要求,引导和支持高校同类竞争,推动各类高校凝练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贡献能力和水平。其中,“双一流”建设大学主要瞄准国内外科学前沿,围绕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特色骨干大学主要发挥自身优势,面向行业产业,面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着力解决行业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支撑相关行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应用类型本科高校坚持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应用技术创新研究;高职高专院校主要瞄准企业需求,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共性技术难题,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2020年开始,在省教育厅主导的高校重点科研项目、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工作中,已经根据学校层次分类给予申报指标,分类制定评价体系,分类设置研究周期,推动各类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


  简政放权,释放活力助推发展。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结合河南实际,省教育厅颁布《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的意见》,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和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协同省科技厅等7部门,在全省遴选了7所高校和3个研究机构开展“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试点工作,通过落实和扩大试点单位在科研项目经费、成果转化、机构编制、干部人事、薪酬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进一步激发高校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通过联合开展科研人员减负行动、修订《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系列举措,引导全省高校进一步落实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的意见,有效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释放高校科研人员创新潜能。


  协同创新,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高校建有8个国家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157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体系。各中心按照“河南急需、国内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建设方针,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协同攻关新模式,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共协同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274家单位,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348项,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30个,汇聚国内外院士44名,海外专家79名。完成新工艺、新产品1591项,制订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156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9.7亿元。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29个、占全省总数的82.8%。省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我省高校综合改革的先行区、激发创新活力的主阵地、高校学科建设的新引擎、高端人才的汇聚地、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有效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持续投入,创新后劲动能充沛。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加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夯实基础研究的主阵地,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通过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省、校每年投入6000万元支持30个科研团队和50名创新人才,引导高校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2016年以来,共支持高校创新团队150个,创新人才250名。省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通过实施高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和基础研究专项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科技力量投入基础研究,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建立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支持硕士学位授予高校青年博士教师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有效解决了高校青年教师由于职称、资历、成果所限,难以获得竞争性科研项目资金支持、不利于留住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问题,建立了有益于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科研经费长效支持机制。高校争取科研项目经费由2015年的19.04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50.77亿元,增幅167%;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和资金年均占比均达到全省总数的90%以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继2018年实现10年来零的突破之后,2019年再获1项,总数达13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2项;高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2个;2016年以来我省评选出的32名中原学者中,高校有22名、占比达68.75%,高校已成为我省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主阵地,创新驱动后劲持续增强。


  夯实基地,双创平台规模初现。通过实施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建设计划,引导高校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持续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智力,不断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合作竞争力。郑州大学食管癌防治、河南大学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河南农业大学小麦玉米作物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运行,实现了我省高校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突破。目前,依托河南高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30个,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规模800余个。依托高校建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双创基地、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150家,成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和创客空间主要聚集区,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截至2019年年底,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446家,在孵企业305家,累计毕业企业143家;入园企业收入114.38亿元,税收2.71亿元。


  积极融入,服务社会成效突出。引导高校主动融入社会,高等教育服务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全省高校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2016年以来承担来自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9000多项,获委托研发经费23.2亿元,选派科技服务人员5000多人次,培训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20万人次,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得到应用和推广转化。全省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16项,占河南省总数的28%,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占全省总数的60%以上。河南科技大学入选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工业大学、新乡医学院获准组建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郑州大学成立了全球首家“工程医院”,实现了“体检在现场、诊断在云端、专家在全球、服务在身边”的检测诊断维修抢险一体化综合性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基础设施病害诊治及应急抢险的效率和水平。河南农业大学长期致力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出的小麦高产栽培理论在我省粮食主产区全面推广,不仅解决了我省一亿人口吃饭的问题,而且使河南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河南科技大学发挥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协同服务企业连续五年获6项国家科技奖,连续三年跻身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国高校前50强。各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科技创新、三大攻坚、产业转型升级等中心工作,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和平台,主动融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已在高校成为共识和自觉行动。


  (科技与信息化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