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文字实录

2021-01-13 10:26 【浏览字号: 来源:

  主持人 常轶旸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0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关系残疾儿童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长,关系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广大残疾儿童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为了让大家更详细地了解这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省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我省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推进措施和工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吴霄先生;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谢李广先生;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刘林亚先生;


  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李本谦先生;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孙翠芬女士;


  省扶贫办二级巡视员陈仁辉先生。


  下面,先请吴霄先生介绍总体情况。


  吴霄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年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20年,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列为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为不少于1.8万名具有河南省户籍或居住证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省残联作为主要责任单位,会同各相关责任单位,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截至2020年底,全省27649名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服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9%,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10个省直管县(市)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我省确定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的目标如期完成。


  二、推进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2020年3月28日,省政府颁布了《河南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管理办法》,明确了康复服务、保障措施、机构监督管理和责任。省残联加强协调对接,联合省发改委等11部门制定了《2020年河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保障措施、部门职责等。卫生健康部门不断完善医疗康复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定点机构管理和康复人才培训,为儿童提供筛查、诊断和康复服务;民政部门积极组织儿童福利机构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做好困难残疾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教育部门实施残疾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持项目,扩大残疾儿童教育康复服务供给,为康复后的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提供支持保障;财政部门将救助资金及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好资金结算等工作;扶贫部门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儿童的信息比对;审计部门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年进行跟踪审计;医保部门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先行医保支付,再由救助资金补助;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康复服务价格监管,依法做好康复机构信用信息记录和归集;人社部门完善中小学教师和卫生医疗人员职称评价标准,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各责任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强化政策支持,合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二是强化措施,统筹推进。首先,做好康复需求筛查。各地残联把残疾儿童筛查与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调查结合起来,会同卫健等部门掌握残疾儿童底数及康复需求。其次,落实保障资金。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全省累计投入资金3436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4711万元、省级资金9473万元、市县资金10179万元。第三,优化经办服务。及时向社会公开经办服务人员信息、各机构服务项目、地址等,开通网上申请渠道,为残疾儿童家庭申请救助提供便利。第四,加强督查。建立通报制度,每月通过工作台账加强督办,并将进展情况及时上报省政府督查室,进行季度通报。针对疫情防控和复训复学,先后组织三次调研,加大民生实事推进力度。加强目标考核,会同省统计局、发改委制定了《河南省2020年重点民生实事核查认定实施办法》,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同其他重点民生实事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第五,加大培训力度。选派专业人员参加国家级实名制培训22期,举办省级脑瘫、智力、孤独症、听力等康复实用技术培训班8期,提升基层服务人员能力素质。第六,加强线上康复服务指导。疫情期间,各级残联组织按照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组织专家开展网络康复训练指导,加强专家在线咨询,开办“空中课堂”,为1.7万名残疾儿童及其家长提供了线上服务。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等重要节日,通过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开办“豫﹒爱同行”专题栏目、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帮助残疾儿童监护人知晓政策内容、申请流程和要求,传递党和政府的爱民之心、惠民之举。2020年8月25日第四次全国残疾预防日期间,应中国残联邀请,戴柏华副省长接受了人民网采访,介绍我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情况。


  三、工作成效


  一是残疾儿童受益面不断扩大。郑州、三门峡、济源将残疾儿童救助年龄扩大到14岁,南阳扩大到9岁,安阳、焦作、漯河针对困难家庭扩大救助年龄;郑州将残疾儿童救助标准最高提高到2万元/人,平顶山将视力残疾儿童救助标准提高到5000元/人;鹤壁、驻马店增加了康复服务内容。


  二是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不断增强。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残疾儿童功能状况、增强了生活自理和参与能力,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缓解了残疾儿童家庭因残致贫问题,助力了脱贫攻坚。


  三是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预防意识不断提高。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儿童家长的早期预防和康复意识,最大程度减少儿童残疾的发生,控制残疾的发展。


  各地创新服务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为残疾儿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郑州建立回访制度,定期对残疾儿童家长和康复机构进行回访;许昌市在许昌儿童医院开设无陪护病房,对家长无照顾能力或一户多残的残疾儿童,安排专业人员照护;漯河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实施,推行“五个一”工作法;三门峡开展 “最美教师、康复师” 的评选活动,倡树典型;驻马店探索实践“医教结合+融合教育”康复服务;焦作、济源等地委托第三方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和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融合”、加强“联合”、主动“配合”、着力“聚合”,进一步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确保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使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吴理事长的详实发布!接下来,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请提问前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提问现在开始。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谢主任,您好!请问,在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中,省卫生健康部门是如何推进残疾儿童康复及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谢谢。


  谢李广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期盼。做好残疾儿童的康复保障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保障儿童健康权益的关键举措。省政府出台的《河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体现了对残疾儿童的关怀,对于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可行性,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残疾儿童康复及保障相关工作,加强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监督指导,切实让残疾儿童享受到党和政府这一便民惠民政策,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一、积极开展残疾儿童筛查工作


  根据《河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要求,我委与残联建立工作协作机制,落实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各项工作,对各地残疾儿童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理清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对象,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协同省残联组建“河南省0-6岁儿童残疾筛查评估专家组”,加强残疾儿童筛查技术指导。依托省妇幼保健院开展0-6岁残疾儿童的筛查评估、康复治疗、质量控制等工作,推进残疾儿童康复的同质化管理。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省完成新生儿“两病”(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97.87万例、筛查率98.75%,超出目标要求8.75个百分点;新生儿听力筛查96.10万例,筛查率96.95%,超出目标要求6.95个百分点。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的新生儿“两病”和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基本上得到了及时规范诊断、治疗和随访服务。


  二、加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医疗卫生机构是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重要提供方。我委积极推进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各地按照建立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康复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进行康复医疗设置规划。同时,将康复医学科建设作为医院评审评价内容,以评审为抓手,推动医院康复医学科配置合理、功能完善。结合当前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要求,大力发展康复、护理等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在医联体内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疫情期间,以公众号、视频等多种形式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疫情期间居家康复建议和预防性康复指导,减少聚集性治疗风险,并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三、着力加强康复人才培养


  针对我省康复医学人力资源匮乏的局面,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把康复人才培养纳入本地区卫生人才培养规划,建立完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训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培训,医疗机构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训形式,逐步解决人才短缺瓶颈问题,不断提高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确定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3所医院为河南省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承担全省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康复队伍整体水平。


  通过上述措施,提高了全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水平,切实为广大残疾儿童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保障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顺利实施。


  谢谢大家!


  河南日报记者


  李巡视员,您好!想请您介绍一下,去年以来,民政部门是怎样配合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谢谢。


  李本谦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长期以来,全省民政系统和全体儿童福利工作人员大力弘扬“孺子牛”精神,为广大儿童特别是孤残儿童提供服务。在配合省残联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中,2020年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配合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宣传。联合高法、省检察院、省教育厅、省残联等9部门启动了为期1年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基层进行宣讲,全省累计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1.5万多场次,将党和政府对残疾儿童的关爱落到每一名残疾儿童身上。


  二、做好困难残疾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特困供养、低保和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保障范围,保障了广大残疾儿童的基本生活。及时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儿童参加康复救助项目进行信息比对,确保残疾儿童尽快接受康复救助。


  三、发挥民政服务机构康复救助优势,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指导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积极为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推动符合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积极参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等6个儿童福利机构被批准成为当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2020年,全省儿童福利机构的595名残疾儿童接受了康复救助治疗。


  四、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残疾儿童康复。加强社会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的注册登记审核和监督管理,积极引导已注册登记的8家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参与支持残疾儿童康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省残联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传递党和政府的爱民之心、惠民之举,营造关心、支持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用爱为残疾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谢谢大家!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


  刘巡视员,您好!想了解一下,我省在实施残疾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持项目方面,采取了哪些政策举措,来保障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目前成效如何?谢谢。


  刘林亚


  感谢您对残疾儿童教育康复工作的关注。保障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省教育厅对此高度重视,坚持特教特办,通过实施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建立了普特结合、全纳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特别是把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前置到学前阶段,扩大残疾儿童教育康复服务供给,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出台政策,保证“有园上”。在省级层面率先出台支持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政策,力争早发现、早干预、早教育、早康复,是我省特殊教育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2014年12月,省政府印发《河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实施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支持项目。2015年以来,全省共遴选5批182所普通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试点,遍布城市和农村,涵盖公办和民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有效保障了特殊儿童教育起点公平。省级项目的实施也带动地方的积极性,驻马店等地参照省里做法启动了市级试点项目。我们还积极与残联、卫健等部门对接,把在康复、医疗机构治疗的符合条件的残疾孩子纳入学前教育范围。我省学前融合教育的做法成效得到国务院督导组高度评价,典型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推介,并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去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我厅合作举办了大陆首个面向教育管理者的融合教育培训。


  二是构建体系,提升“专业化”。在完成规模布局的同时,更加关注支持特殊儿童教育质量提升。各地整合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半日制、小时制、亲子同训等多种形式的早期康复教育服务。为学前教育机构中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功能评估、训练、康复辅助器具等基本康复服务。依托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省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支持中心;依托郑州市奇色花福利幼儿园,建立省级学前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承担师资培训、巡回辅导等任务。仅2020年,就组织13场线下集中培训、2场线上培训、5场线下巡回辅导和区域集中培训,累计培训师资1400余人。同时,积极引入香港嘉道理基金会资源,启动实施“河南省农村地区学前融合教育试点项目”,为贫困地区提供融合教育专业服务体系。


  三是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力”。为确保学前融合项目顺利实施,我省按照每所试点园10万元的标准拨付资源教室建设经费,并在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同时自2018年起,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学前教育按照生均1万元的标准执行(含民办园)。5年来,仅省级财政用于试点园资源教室建设、教师培训方面的经费就达到2300万元。我省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学前融合教育服务体系的省份。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继续加大投入,着力增加残疾儿童教育康复服务供给,强化专业师资培养培训,努力保障特殊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持续推进教育公平。谢谢。


  河南手机报记者


  陈巡视员,您好!请问,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过程中,扶贫部门是如何做到让每一个需要救助的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应救尽救的?谢谢。


  陈仁辉


  谢谢你的提问。围绕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应救助尽救助,我们主要做好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纳入脱贫攻坚重要内容,压实责任,明确任务,协调推进各地各相关部门,尽职尽责,扎实有效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


  二是着力解决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就业和发展增收产业,对残疾儿童贫困家庭中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力,优先组织安排到本地扶贫带贫企业、扶贫车间、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务工。统筹安排扶贫小信贷,涉农产业项目资金,支持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发展蔬菜、食用菌等“短平快”项目。利用到户增收资金,扶持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因地制宜发展增收产业,实现残疾儿童贫困家庭持续稳定增收。


  三是依托全省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定期与省残联等部门开展信息比对工作,不断更新完善贫困家庭残疾儿童等重点人群监测分析模块,提高分析研判精准度,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及时给予救助。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72万贫困残疾人纳入建档立卡扶持管理,累计救助贫困家庭残疾儿童5454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与省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凝聚扶贫助残的各方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


  谢谢!


  中国网记者


  孙巡视员,您好!请问,在2020年“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中,财政部门是如何进行保障的,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呢?谢谢。


  孙翠芬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已经连续两年纳入省委、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既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为支持办好这件惠民利民的大事、实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严格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规定的支出责任,按照视力残疾儿童每人1000元,听力、言语、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孤独症儿童每人1.6万元,人工耳蜗手术每人1.2万元,肢残儿童矫治手术每人1.72万元的标准、中央和省财政负担50%、市县财政负担50%的办法分级筹措资金。同时,我们建立了民生实事月报告制度,督促市县财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筹措、足额安排并及时分配下达项目资金,确保康复救助民生实事项目资金落实不打折扣。据统计,2020年全省各级财政共安排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资金3.4亿元,资金到位率达116.8%,确保了我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顺利实施。谢谢!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发布会结束之后,可以与省残联等相关发布单位联系,进行采访。在此,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能够持续关注和支持我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做好宣传报道,讲好暖心故事,营造全社会关爱残疾儿童的良好氛围,更好地促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质感。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