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西亚斯学院:把灾难当教材 把困难当磨砺

发布时间: 2021-01-07 10:10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的责任担当,引导广大师生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做到在灾难面前与国家共患难、与人民共进步,共同完成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把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郑州西亚斯学院扎实开展了“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一、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把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


  学校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郑州西亚斯学院关于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郑州西亚斯学院关于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认真开展主题活动,强化思政教育。明确了此项主题活动的1个主题、5项原则、6项内容、10项任务和4项工作要求,引导广大师生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强化主体责任,统筹协调落实。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推进主题活动顺利进行。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立足当下疫情防控形势,宣传部开设了系列专栏,设置文件传达、防控知识宣传、防控先进事迹及创作宣传、防控经验总结、在线教学经验分享和在线教学优秀典型等篇目,共发送267篇文章,以确保能及时地为全校师生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驾护航,为开展好“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


  二、加强党委中心组和教职工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郑州西亚斯学院党委研究制定了《郑州西亚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理论学习计划》《郑州西亚斯学院2020年教职工理论学习安排》,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带头学、专家辅导学、调研访谈学、专题讨论学、典型示范学、理论研究学“六学”方式。党委中心组认真学习了民法典有关内容,召开了“以案促改”专题会议,研讨了王国生书记在河南省十届省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发放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国制度面对面》、《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等书籍,并要求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认真组织学习。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加强价值引领。


  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学校出台了《郑州西亚斯学院关于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按照要求开设思政课程,严格选用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统编统审统用的思政课教材,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思政课基层教研组织建设,建立思政课集体备课制度,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路径。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2020年学校拟在每个学院各遴选1至2门示范课进行立项建设,开展试点工作,修订课程大纲,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利用网络开展教和学,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消减疫情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学校、各专业学院及一线教师都全力以赴,改变以往线下教学为线上教学、网络教学,确保“延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马克思主义学为切实上好2020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积极组织教师用了10多天时间,收集借鉴了媒体大量资料,反复修改多稿,制作完成了17集“思政第一课”的网上课件教学课程。


  学校专栏系列《云端战“疫”进行时,教学不停步,等春归来》分16期宣传报道了学校教师网络教学的生动案例,广大任课教师正视挑战、化“疫”为机,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确保了在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20年5月31日和6月3日,学校组织返校学生参加了“返校复学第一课”。学生通过泛雅学习管理平台在线观看由省教育厅统一录制的全省高校“返校复学第一课”微视频;在线观看学校“返校复学第一课”。


  受疫情影响,参与学校在线教学的外籍教师们遇到了时差、教学模式改变等难题。尽管难题众多,为了确保线上课程的顺利进行,学校堪萨斯国际学院的外籍教师们临危受命,短短三周时间,顺利完成了30门传统面授课在线课程的开发,确保了“跨国课堂“的顺利开展。


  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特别是发挥好护理学院和音乐戏剧学院专业优势,网上教学亮点频频。学校护理学院教师葛波涌,是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河南省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二附院领队,他和同事们在武汉奋战了45个日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既有战,必向前,战必胜”。该院2013届毕业生张智慧,主动请缨参加河南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救治的一线工作。奋战在武汉雷神山医院重症ICU病房的侯可可,是该院2015届毕业生。河南省第五批援颚医疗队队员刘宵,是该院2018届毕业生。


  音乐戏剧学院发动师生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克服疫情加重带来的极大困难,该院徐宁老师创作的歌曲《今年过年不串门》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马斌老师参与网络公益歌曲《武汉,你好吗》的舞蹈创作,同时历时近三个月创作了健身舞蹈《健康中国》、椅子舞《鸿雁》、围裙舞《阿拉木汗》、脸盆舞《编花篮》、芭蕾舞《我爱你中国》等九支舞蹈,被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和河南省文联推广,也评为了河南省优秀文艺志愿者、郑州市优秀文艺志愿者。


  活动开展期间,教育教学方面多次获得省级奖项。3个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6门课程分获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二、三等奖。3个基层教学组织获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结合校内专家组评选及学生评价,学校评选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优秀课程80门,其中一等奖10门,二等奖20门,三等奖50门,予以通报表彰。


  四、积极拓展活动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校党委组织统战部发布了《致全校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一封信》,开展共产党员“抗疫情、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专项行动;党委宣传部发布了《关于在全校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典型挖掘和选树工作的通知》,深入挖掘抗疫一线涌现出的先进群体、典型事迹和先进个人。


  疫情发生以来,郑州西亚斯学院师生在学校领导下宅家战“疫”、以智战“疫”、以艺战“疫”,师生创作了MV、图文、音乐等一大批优秀战“疫”作品。学校党委宣传部赵志攀、音乐戏剧学院徐宁老师等人联手爱国歌手张明敏共同演绎原创歌曲、微视频《长江之城,长城之疆》,该作品应邀参加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发起的作品征集活动——“全国校园抗击疫情主题原创歌曲MV作品创作活动”。


  各住宿书院开展了形态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知行住宿书院开展了“家中讲爱国,抗击疫情有担当”的爱国主题教育活动;明礼住宿书院开展“战‘疫’有我,明礼发声”系列征文朗读活动及“云祭扫,承美德”线上主题教育等活动;博雅住宿书院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青春奉献抗疫情”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各住宿书院分团委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利用暑期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至善住宿书院到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华景苑社区开展疫情防控调查问卷,前往柘城县城关镇北京博雅幼稚园开展疫情典型事迹宣讲活动并开展了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知行住宿书院成立“满天星”义务支教服务队,利用专业特长,开展义务支教,为学生普及安全教育知识,积极宣传正能量;博雅住宿书院组建了四支队伍,分别赶往信阳、焦作、郑州、新乡四个地方,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和“保护绿色黄河”社会实践活动。


  特殊时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精准帮扶尤为重要。各书院精准摸排出真正家庭贫困的同学,将学校针对贫困生的帮扶措施、优惠政策及时准确传递到贫困生。充分发挥贫困生的学业优势、技能优势,在校期间多渠道为其提供勤工助学和兼职实习的机会;在符合招聘条件的前提下,优先推荐其参与相关岗位的招聘。对于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和考研、就业、创业取得突出成绩的贫困生,树立典型讲好他们的故事,激励其他贫困生和全体学生成长为有志向、有才华、有担当、有品行的好青年。


  (郑州西亚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