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创新机制 强化保障 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鹤壁市以“抓均衡、促公平”为核心,按照“办学条件标准化、资源配置均等化、办学行为规范化、教学质量优质化”的工作思路,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以完善机制为重点,把稳优质均衡发展方向。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打造人民满意教育体系的基础工程,统筹规划,优先发展。2019年,组织召开全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现场会,对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进行部署,积极推动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力争2021年有1—2个县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5年内所有县区全部达标。同时,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行“三纳入”,即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纳入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能督导评估体系,切实压实责任,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县区按照市委政府的总体安排,分别制定了创建规划,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山城区实施了优质资源共享、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配置均衡、教育质量提升、入学起点公平等五大工程;鹤山区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整优化学校布局,集中人力、财力强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淇滨区实施了城镇教育资源扩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等专项行动,有力推进了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以强化保障为重点,夯实优质均衡发展基础。按照教育部县域优质均衡评估标准,查找短板不足,在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政策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13.97亿元,同比增长0.72%。先后实施了校舍新建改扩建项目33个、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22个、小规模学校改造项目85个、新城区学校扩容工程7个、计算机购置类项目80个,强力推进了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缩小了县区、城乡和校际差距,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2019年调整编制878人次,激发了县区及时补充教师的主动性。2019年以来,全市招聘教师1600余名,其中,招聘农村教师630余名,加强了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善了教师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优质均衡县创建提供了人力支撑。为稳定教师队伍,在认真落实各项待遇政策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班主任津贴,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多次开展教师待遇落实情况专项督导。加强教师轮岗交流,2019年以来轮岗交流校长、教师1242名。不断完善教师在职培训体系,推动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师培训体系联动,成立市教育培训中心,制定培训计划,大力实施校长、骨干教师、学科教师等各类培训。2020年以来,共培训教师1.4万余人次。
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破解优质均衡发展瓶颈。深化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1+1”联盟办学、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等,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共成立教育集团22个、“1+1”联盟办学119对。强化育人模式改革,整市建制创建教育信息化2.0示范区,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达100%,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99%,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98%。2020年以来,投入1700余万元,建成了全市网络教研平台、中小学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双重预防体系和校车监控平台,以及融教育管理、教育资源、信息服务、平安校园、教育均衡和大数据于一体的全市智慧教育大平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建立实验基地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新常态、大视导”等方式,引领中小学开展“生命课堂”实践探索,涌现出了“高效阅读”“三个设计”“四二一”激情课堂等一大批“生命课堂”优秀教学模式,“生命课堂”成果入选中国优秀教育创新成果。2020年,从变革教和学的方式入手,又提出了“以学为中心的绿色生态课堂”改革理念,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新常态。改革招生入学办法,实施一区多校、共同划片、分类入学、择校生不享受分配生等招生办法,严格招生管理,保障教育公平。完善以居住证为主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入学率达到100%。完善残疾儿童入学体系,出台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评估办法,成立评估委员会,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6.1%。
(鹤壁市教育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