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在深圳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多走走、多看看,增加见识和经验,为今后回家乡创业打基础。”说话的人叫许恒恺,是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也是当之无愧的创新先锋。在校期间,他敢闯敢拼,扎根乡村助力脱贫攻坚;他领航校园风尚,传承红色基因……如今走上工作岗位,他选择了从事最基层的销售工作。许恒恺说:“既然是出去历练,当然要找一个最苦最累压力最大,同时也最能锻炼人的工作啊,非销售岗位莫属。”
自大一入学以来,热爱科技创新的许恒恺就加入河南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协会实验室进行历练,学习各种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可能用到的几乎一切技能,从单片机电控到三维建模造型,再到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相关基础,他不断涉猎新的天地。他每天早出晚归,常常学习或者做项目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获得了近20项国家级、省部级与校级的奖项,同时申请了3项国家专利,并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
2017年,许恒恺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们回信,就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扶贫和乡村振兴。于是,他加入了小康农民讲习所,并带领大学生团队深入基层,走进贫困村、贫困户,用自己所学和积累的知识经验,身体力行地扎根中华大地。
经过不懈努力,许恒恺所在团队已成功落地转化20余项科研成果、服务500余个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目前小康农民讲习所在全国成功建设站点数超过20个,已创造扶贫效益近1亿元。
同时,小康农民讲习所团队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金奖。在2018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客秀活动中,小康农民讲习所团队有幸被选为向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做汇报的代表之一。
一心向前,无畏挑战。“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渺小的,应该号召更多的大学生一起发力,把自己的实践和经验分享给需要的人,比自己收获有更大的意义。”许恒恺说。
(原载2020年9月25日《教育时报》,作者:赵浩男)
青春寄语
永不言弃,奔跑在出彩青春的跑道上
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学就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我们都不能准确的预测自己的未来,只有在青春的跑道上疯狂奔跑,纵使有风雨的阻隔,也不能停息。趁着还年轻,遇到机会一定要勇敢点,在你还不明确自己人生未来方向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多的去尝试不同的领域,你终会遇到自己愿意扎根的地方。越努力越幸运,相信我,你所有的付出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好好的把握住一切的机会,然后朝着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即便会跌倒,也永远不要轻言放弃,当你走过这条路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所受的苦难都会是你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