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青春无悔再奋斗 博士情怀育新人

发布时间: 2020-11-28 15:37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王彬:青春无悔再奋斗 博士情怀育新人


  王彬,现任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团委书记。他自觉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学生工作的特点。在平凡的坚守中,王彬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其所在学院连续多年被授予南阳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心理健康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2019年5月,其所在团委被授予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王彬曾获得第七届河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校级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共产党员等30余项殊荣。他理想信念坚定,忠诚担当,作风正派,工作踏实努力,用真心、真情、真意关爱每一名学生,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征程中砥砺奋进,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增强本领守好一段渠,提升能力种好责任田


  他做实做细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用实际行动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作为历史学博士,他在进行美国史、欧洲历史与文化、文化产业经济学、美国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等本科课程教学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以大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助力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努力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合格人才。


  作为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他尝试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他提前将课件和参考书目等发给学生预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学习小组,指导课件和讲义的制作,由学生主讲,教师点评,增加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度。授课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做好“两个维护”。


  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主持并完成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美国的财税体系与早期国家建构(1776-1789)”、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美国革命时期的财税政策与早期国家建构”等4项课题,发表CSSCI等学术论文6篇,主持2019年河南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精品项目“基层团学微信公众平台与网络思想引领研究”,参与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所参与的“依托‘道德讲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分别入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筑牢理想信念信仰之基,推动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他引领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加强品德修养上多措并举,确保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一是坚持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上党课,指导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使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实施团委改革,实行班团一体化,指导团支部“三会两制一课”,增强团委和团支部的活力;三是每学期开学之初,确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20余个班会主题,坚持到场宣讲,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融入学习和生活;四是用心培养学生干部,针对“学生干部官僚化”等网络负面舆情,及时组织学生党员干部分析、批判,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


  他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网络思政阵地,讲好校园故事,传播校园好声音。2016年3月,他创设“知行合一”新媒体工作室和“教育科学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并全面负责指导运营,与学校官微形成网络育人的闭环。新媒体工作室坚持三审三核制,坚持原创,严格把关每一篇文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运用大学生喜爱的表达方式、时尚元素等打造思想引领话语体系,提升价值引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冲击力。2018-2019年,该工作室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网络培育重点工作室。目前,“教育科学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平台有近8000人关注,推送文章800余篇,总阅读量达200万。2018年5月20-26日和2019年5月12-18日,该微信公众号分别打榜成为河南省高校机构微信综合周影响力第一名和第六名。微信公众平台先后荣获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河南省2017年“十佳新媒体”评选“最具传播力奖”,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2018年“第二届校媒·全国高校新媒体”评选“最具人气奖”,王彬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王彬作为南阳师范学院网络评论员,培训、指导4个批次200余名学生网络评论员,对50余起网络负面舆情及时正面发声,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净化网络空间。


  胸怀真情奉献爱心,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王彬情系学生成长,尊重教育规律和个体差异,开展多元化学业指导,在增长见识、知识上下功夫,分阶段、分层次、分时期开展差异性的学业指导:对大一学生,指导其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重在行为养成,建构奋斗目标;对大二学生,指导其培育浓厚专业兴趣,掌握扎实专业学识,锤炼学科思维;对大三学生,指导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开展科研锻炼;对大四学生,指导其有理性地进行职业和人生规划,积极就业、创业和考研。


  他推动学院加强各项竞赛的顶层设计,注重从大一下学期开始遴选有潜质学生悉心培养,采取项目化运作模式,联合相关专业教师全程跟踪指导。6年来,他共指导100余人获得南阳市、校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二等奖,5人获得“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9人获得“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他结合学院应用心理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等专业,做实专业化志愿服务,在培养奋斗精神和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一是持续开展大学生支教,服务地方教育事业。自2015年以来,他先后组建4个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服务团,前往南阳市各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了《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教育时报》《南阳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15-2018年,连续4年包揽共青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好团队奖”“优秀团队奖”“优秀报道奖”“优秀摄影奖”“优秀视频奖”“优秀通讯员”等所有奖项,王彬亦连续4年获评“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起,他先后选拔7批26人前往学院结对帮扶村、定点扶贫村暨第一书记派驻村--淅川县老沟村,在老沟村小学进行每次一学期的义务支教。二是挖掘暑期“三下乡”内涵,社会实践卓有成效。2017年3-7月,遴选10名优秀大学生前往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第一初级中学、第二初级中学等进行义务支教。2018年12月,他所指导的团队被共青团中央和未来网授予“优秀实践团队奖”和“优秀实践传播奖”,被中国青年报授予“全国优秀实践团队”,王彬也均获评“优秀实践带队教师”。


  王彬时刻牢记使命与责任,符合“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标准,坚持贯彻“四个相统一”。他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是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思想政治工作既有惊涛骇浪,又润物无声,王彬将不断引导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持续引领青年学子爱国、立志、求真、力行,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寄语:


  我就工作中的某些心得和粗浅经验说下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同人多批评。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模式,形成思政育人合力


  网络行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非常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引领,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我们要克服本领恐慌,身心并用,主动占领相关网络思政阵地,打造适应大学生表达方式的思想引领话语体系,有效拆除与学生交流的“隔心墙”。网络思想引领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均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举措。南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谢冰松对二者关系做过精辟论述:功能在网上,功夫在网下;舆论在网上,问题在网下;推广运营在网上,日常管理在网下。因此,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必须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优势,共同打造育人合力。


  探索思政教育工作抓手和品牌,深化理论研究


  辅导员工作烦琐、重复,“白加黑”“5+2”均为常态,但我们还是应当保持头脑清醒,花费精力抽丝剥茧、去繁就简,在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创新创业等日常管理方面探索工作抓手,并持续用心打造,形成个人工作品牌。依靠某项工作品牌积淀,积极申报相关课题等,把实践工作经验升华为理论研究。如此,一方面有助于个人职称评定,提升工作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为其他同人所借鉴,为整体思政工作水平提升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