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静:手秉暖烛护成长 立德树人铸英才

发布时间: 2020-11-27 15:18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吴旭静:手秉暖烛护成长 立德树人铸英才


  吴旭静,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在高校思政和学工战线上已经辛勤耕耘了20载。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品牌建设为载体,创新工作模式,着力培养“一懂两爱三有”的新时代大学生。她创新了极具学院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弘农文化家园”。


  在学生培养模式上,她构建了学生培养系统化工程,以“指路明灯”教授导航、全员导师制为抓手,积极推动“家校联动”合力育人模式,初步形成了“三全育人”的新格局;以学生党员“四个一”党建工作品牌为引领,抓实抓好学生党建工作。在党支部建设上,她积极探索了教工党支部的大手拉着学生党支部的小手,即“大手拉小手”的党支部建设模式;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用党员志愿服务充实和推动党建工作。她通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支持计划,举办成长成才报告会、创业沙龙、企业家讲堂等,助力创新创业,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在当辅导员期间,她所带的学生曾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银奖,这是当时全国普通高等农业院校中独有的,也是河南省高校中独有的。吴旭静担任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后,学院学生团队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银1铜;荣获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2项,“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2项、金奖2项、银奖1项;荣获第14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她被评为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


  吴旭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上已经辛勤耕耘了20年。多年来,她始终坚持一线育人,即使在从事行政工作的几年中,仍然坚持担任学生班主任工作,从来没有离开过学生工作战线。20年来,从辅导员到团委书记,再到院党委副书记,吴旭静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要求,她一直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贴近学生工作实际,加强自身建设。无数夙夜难眠,万千青丝量度,她都甘之如饴、无怨无悔地为学生付出,指引他们的成长之路,在高校思政的最前线打着一场辛苦而又幸福的持久战。


  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品牌建设为载体,创新工作模式,实现三全育人格局


  2016年,吴旭静担任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后,在工作中坚持立足学院“农”字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品牌活动为载体,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培养“一懂两爱三有”人才,真正做到了“常规工作有思路,重复工作有点子,自选动作有成效”。在“双一流”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她积极研究精细化工作的思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逐渐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科学化理念、思路和品牌。


  创新育人特色品牌。在农学院工作的两年多来,她提出学生思政工作品牌化的工作思路,创新了极具学院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弘农文化家园”,通过“一会一堂一节”,即弘农梦想——“弘农讲堂”报告会、弘农实践——田野大讲堂、弘农文化——校园弘农文化节三大活动载体,实现以弘农的梦想引导人,以弘农的实践锻造人,以弘农的文化熏陶人,强化了农科大学生的学农、爱农、弘农、惠农的思想。在弘农实践中,自2016年来,共有9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构建了学生培养系统化工程。在学生培养模式上,她构建了学生培养系统化工程,形成了三全育人的新格局。新生一入校,吴旭静就以“指路明灯”教授导航为抓手,为大学生指引方向,树立目标;大二,她以全员导师制为抓手,采取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为每名学生都配有一位导师,全面、全过程指导学生;大三、大四,她通过做好科技创新项目支持计划、成长成才报告会、创业沙龙、企业家讲堂等平台实现分类培养。


  构建网络思政阵地。吴旭静聚焦“95后”“00后”,探索网络背景下的思政教育规律,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工程,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阵地,积极弘扬校园正能量。她开设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引领,激发育人活力,通过在新媒体上定期更新学院动态,增进师生交流。


  探索“家校联动”合力育人模式。吴旭静提出“家校联动”合力育人的工作理念,通过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每学期给家长和生源学校寄送喜报,利用暑假走访家长等方式,促进家校联系,形成家长和学院齐抓共管、合力育人。


  引领:党员服务树模范,特色活动育英才


  树立学生党建品牌,发挥旗帜作用。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吴旭静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力量,实施完善“四个一”党建工作品牌。她以宿舍楼宇为单位,构筑“家庭式”教育平台,将思政教育嵌入学生生活园区。针对新生入学教育,她开展1名学生党员与若干名新生结对活动,使“党员亮出身份”,为新生提供咨询与帮助,提升学生党员意识和党员作用,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明成才。


  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加强支部建设。吴旭静积极探索教工党支部的大手拉着学生党支部的小手,即“大手拉小手”的党支部建设模式。中药材系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大手拉小手,攻占脱贫攻坚第一线”扶贫实践活动被评为河南农业大学最佳党日活动,该工作案例被推荐到教育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进行成果展示。


  创新学生党建运行机制,提升党建效果。吴旭静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用志愿服务充实和推动党建工作。农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志愿服务和特色党日活动曾被多家媒体报道。《大爱无言,情暖人间——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学生党支部十年志愿之路》典型事迹片获河南农业大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教育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


  筑梦:助力创新创业,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吴旭静倡导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积极带动学生投身各级各类学术科创活动和创业实践中去。在当辅导员期间,她曾带领学生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银奖,这是当时全国普通农业院校中独有的,也是河南省高校中独有的。


  在担任农学院党委副书记两年多的时间里,吴旭静指导的学生团队荣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银1铜,实现了学校历史性突破;荣获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2项,“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2项、金奖2项、银奖1项;荣获第14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实现学院在该项赛事的国赛突破。


  探索:潜心钻研,助推育人实践


  吴旭静注重理论研究,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参与申报的项目曾获河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参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读本》等多本著作;作为第一主持人,曾获两次河南省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得河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在全省高校第三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获得2017年度“全省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优秀案例”社会实践类二等奖。


  春风又起,平淡常在。吴旭静深感幸运,能够得学生而教之,教与学共成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征途上,她将继续坚守这份平凡,以培育民族复兴的“梦之队”为己任,做好学生成长发展道路上的“筑梦人”,与学生相伴,爱润桃李,执着远航……


  寄语:


  辅导员群体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听党召唤、跟党奋斗。辅导员群体只有脚踏实地,不断增长能力才干,才能更好地激励和引导广大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打牢扎实的知识根基,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辅导员群体只有加强品格涵养,锤炼高尚品格,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辅导员群体只有积极有为,无私奉献,才能更好地推动青年学生珍惜韶华,追求卓越,自觉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


  当前,辅导员群体要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辅导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当前最迫切的就是通过深入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同时,创新和改进方式方法,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党团课培训等,促进新思想入脑入心,让学生真正听得懂、能领会、易落实。


  二是牢记立德树人任务,培育一流人才。党的十九大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辅导员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是强化作风锤炼,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辅导员要注重言传身教、处处为人师表,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立足岗位,增强大局意识,确立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职业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