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乎国家昌盛、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基石,教育公平是党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密切关注并努力实现的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更加有效成才、健康成长、高质量就业,做到资助工作以人为本,2006年,郑州大学在全国首次开展“关爱经济困难学生,暑期提前设岗助学”爱心大行动。活动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目标,以“助困帮扶、精准资助”为核心,将资助关口前移,利用暑期为报考该校的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在学业、心理、经济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功效。
针对实际,关口前移
郑州大学在调研中发现,学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会选择在入学前外出打工,并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因工伤残、上当受骗等现象,入学后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大学生活。针对这种情况,郑州大学把资助关口前移,在全国率先开展学前资助,从经济、学业、心理、就业、创新等多个方面帮助优秀贫困大学生,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将此项活动命名为“关爱经济困难学生,暑期提前设岗助学”爱心大行动。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考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高考后的暑假提前走入大学校园,通过自己的劳动以获得勤工助学工资的形式缓解家庭经济状况,并为学生提供免费食宿、生活用品大礼包,报销往返路费,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辍学。受助学生会获得1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勤工助学工资。活动同时邀请教育、心理、礼仪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为学生作报告,帮助这些优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思想和心理的平稳过渡,为大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郑州大学高度重视提前设岗工作,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研究活动实施方针及指导思想,拨出专项经费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每年高考后,学校下发“关爱经济困难学生,暑期提前设岗助学”爱心大行动招录启事,招聘优秀设岗团队,制定活动学员手册。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资助工作的新特点、新思路,早着手、早规划,拓宽视野,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多次修改,凝练出“12345”的工作方案:1个机制,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适时关注机制;2个功能,即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功能;3项教育,即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爱国主义教育;4项制度,即身心保障制度、人生发展指导制度、朋辈辅导制度、社会服务制度;5项帮助,即经济资助、身心保障、学业辅助、就业帮助、创新扶持。
设置岗位,搭建平台
学校设置了强度适当的劳动锻炼岗位,主要包括图书馆资料整理、校园保洁、自行车摆放等,同时为优秀贫困学生提供与国内外优秀青年志愿者、辅导员、优秀学生代表共同学习生活的机会;邀请教育、心理、礼仪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为学生作报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学生参观河南博物院、黄河风景名胜区等,让学生熟悉河南历史、感受中原文化;组织晨读晨练、演讲比赛、联谊晚会、篮球联赛,以及“生命之旅”、素质拓展等特色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设岗助学的同时不忘学习和锻炼身体,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为拔尖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逐步构建出以学生自主交流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提前设岗平台。
跟踪指导,成效显著
郑州大学为提前设岗学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档案,实现4年跟踪指导不断线。截至目前,已经毕业的545名设岗学生中有166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有361人通过保研或考研的方式前往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入党和读研的比例分别为30.05%和66.24%;在校的237名设岗学生中已有31人加入中国共产党,远远高于学校的平均水平。在782名设岗学生中,有428人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及社会各界奖学金,432人成为各院系主要学生干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96项、软件著作权125项,有326人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奖。设岗学生主动开展义卖、走访老年公寓及儿童福利院等活动,为社会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州大学“关爱经济困难学生,暑期提前设岗助学”爱心大行动在资助育人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逐渐成熟,受到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曾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长杨振斌对郑州大学提前设岗活动予以充分肯定。教育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报(2012年第52期)以“郑州大学开展暑期提前设岗活动,充分发挥资助育人作用”为题介绍该校提前设岗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等多家媒体连续多年对该校“关爱经济困难学生,暑期提前设岗助学”爱心大行动进行报道。提前设岗活动围绕学生发展需求,整合资源,精准扶持与资助育人双管齐下,创新方法、拓展平台,力求实现资助工作新突破,切实提升育人实效,使资助工作贯穿学生大学成长的全过程,精准定位,为其终身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