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 跨越35年的西部志愿接力
——安阳师范学院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 2020-11-27 14:50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安阳师范学院: 跨越35年的西部志愿接力<br>——安阳师范学院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35年来,安阳师范学院坚持把教书育人与社会发展、祖国需要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3000余人报名参加“西部计划”,417人奔赴西部圆梦报国,其中100余人选择留疆扎根,29名毕业生自愿投身边疆国防建设,36名在校生连续3年风雨无阻地接力组队坚持到广西融水深山支教,把七彩课堂带给少数民族的留守儿童。


目标与发展思路


  一、工作目标:薪火相传,执着圆梦


  通过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一批有理想、敢追求、能担当的优秀人才,鼓励和引导他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主动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到西部、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圆梦报国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发展思路:搭建平台,助力逐梦


  一个群体为典型:35年来,400余名安师学子志愿接力,服务边疆,为服务地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的故事值得传扬,精神值得学习。着力培育、树立、宣传、推广典型是“相约西部”活动的不竭驱动力。


  一种精神为主线:历届参加援边接力的安师学子塑造了“扎根基层、爱国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安师精神。所以,挖掘、提炼、传承、弘扬这种精神的文化内涵是“相约西部”项目始终紧紧围绕的核心内容。


  一脉传承为总揽:“相约西部”项目旨在传承先进典型的志愿精神,培育一批批热爱祖国、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优秀人才,为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一系列活动为载体: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西部志愿者的谆谆教导为总遵循,从认知、传播、引领、践行等环节入手,通过政策制定、平台搭建、资源拓展、氛围营造、成品输出等系列主题教育载体,结合大学生“西部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毕业生征兵入伍等工作,传递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接力,助力安师学子西部追梦、筑梦、圆梦。


实施方法与过程


  理顺机制,整合资源,大格局运作。“相约西部”志愿服务行动受到历届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按照大格局运作、项目化设计和基地化建设的要求,成立主管校领导牵头,校团委、就业办、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相约西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西部计划”、征兵入伍和广西支教团的整体策划与协调部署;各二级学院也相应完成配套体制机制建设,负责院系内部宣传动员、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将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征兵入伍支援边疆国防建设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西部支教都纳入各院系年度工作考核,实现纵横交叉、全员参与的大格局运作。


  继承传统,营造氛围,立体化宣传。坚持通过校报、广播站、网站、电子屏、条幅、微博、微信等形式宣传“西部计划”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刊发、报道西部志愿者的服务经历和心得感悟;精心制作专题宣传片,招募季每天在学校文鼎广场电子屏循环播放;精心制作宣传卡片,使学生方便了解西部计划政策和报名程序;长期在固定地点设立专项工作咨询台,随时解答疑问;积极主动邀请新疆宣讲团和西藏宣讲团到校做专题宣讲。从宣传招募到选拔考核,从人物专访到集体欢送,从跟踪关注到西部寻访,从视频制作到画册印发,从卡片发放到专题巡讲,西部故事逐次展开。安师学子主动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扎根奉献的精神品质历久弥新。


  典型示范,榜样带动,多维度激励。坚持举行“志愿之星”、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表彰,通过欢送会、“榜样安师”表彰会等载体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把历届安师学子持续接力西部追梦、筑梦、圆梦的感人事迹编排成话剧《一张最美的青春名片》,在学校“五四”表彰会、毕业生晚会等大型活动场合进行展演;在我省“勤学习、铸信仰、促成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演讲比赛中,安阳师范学院参赛队伍以“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为题,讲述了西部志愿者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敢的使命担当和深深的西部情怀,引起现场评委和观众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共鸣,荣获一等奖。


  优中选优,规范选拔,高标准要求。“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坚持高标准向西部输送高质量人才。按照“三公开、四必备、五关口、六优先”的原则选拔人才,把那些政治过硬、意愿强烈、成绩优异、素质全面的学生推荐到省项目办,并要求安师志愿者做勤学的可爱青年,学以致用;做德才兼备的可信青年,圆梦报国;做明辨的可贵青年,取舍有度;做可为的笃实青年,脚踏实地。


  搭建平台,亲情互动,人性化关爱。线上加强交流互动,寻求情感认同,突出阵地归属:建立了“志愿者之家”专题网站和“西部计划”志愿者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方便志愿者与学校、在校生,以及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


  线下坚持亲情培育,注重跟踪服务,开展定期寻访。到车站为学生送行,不远万里送学生到服务地,亲自安顿好再行离开的传统做法,让安师学子的母校情结更加浓重;广西支教团指导教师远赴深山全程参与、全程指导的精神令学生西部之行的信念更加坚定;学校与服务地项目办的沟通联系,组织暑期“相约西部”志愿者寻访活动的后续跟踪服务,让西部志愿者的西部情怀更加强烈。


  2012年“相约西部”寻访西部志愿者服务队历经19站3079公里途经乌鲁木齐、五家渠、昌吉、哈密等地区,先后寻访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计101位志愿者,深入了解了30年来志愿者们的风雨历程和生活工作状况,并把他们真实生动、感人奉献的西部故事带回校园,形成了安师与西部的良性循环。


工作成效


  截至2018年,学校共有3000多人报名参加“西部计划”,29人投笔从戎支援边疆国防建设,连续3年暑假到广西融水自治县深山支教,417名志愿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续写了一段段质朴感人的援边故事。学校获2012—2013年度、2013—2014年度、2014—2015年度全国高校西部计划项目考核优秀等次,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等荣誉。学校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河南省高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的荣誉称号。


项目发展规划


  今后,安阳师范学院将继续整合资源,科学设计、系统规划,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开展,使得“相约西部”主题教育活动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载体,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鼓励青年学生传承优秀校友的志愿服务精神。


  着力求真:不断深入挖掘志愿者义无反顾选择西部,无怨无悔扎根西部的国情、民情、社情、乡情、友情、爱情、亲情等真实朴素而伟大的情感因素,将志愿者的西部情缘和家国情怀通过“相约西部”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起在校生的思想碰撞和情感共鸣,以情动人,用心育人。


  着力求深:建立志愿服务与对接帮扶长效机制,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和志愿服务,力求把“相约西部”打造成新时期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着力求广:坚持将工作总体谋划与基层创新实施、全校层面动员与各级纵深分类开展协同推进;构建校院两级工作格局,分级负责、分层实施、分类施教,并引导各级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确保活动影响力和提高“相约西部”志愿精神的知晓率,实现学生参与活动的广覆盖。


  着力求实:坚持将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实践养成、强化文化熏陶、注重典型示范、健全长效机制相统一,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毕业生征兵支援边疆建设相结合,分层分类引导,使学生认知、感悟国家西部战略开发的深刻内涵和“扎根基层、爱国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安师精神,达到教育学生与引领社会双向受益的实际效果,形成良性的工作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