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关于印发《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师培养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0-07-14 15:10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县职教中心〔2020〕1号

各校区,各处室:

  现将《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师培养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0年1月22日

 

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教师培养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教育部等部门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 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师【2016】10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载体,引领全校教师专业发展,落实专业标准,推动科学施教,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置合理、充满激情和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让濮阳县孩子享受到最优质的中等职业教育。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全员培训,引导、激励和帮助学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拓宽知识视野,调整智能结构,实现专业素养的逐年提升;实施分层培养,推动骨干教师高水平发展,完善教师专业化梯级成长工程体系; 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培养培训模式,优化培养培训方式,行成校本研修常态化机制,带动学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基本途径

  (一)统筹规划,推动教师培训有序开展

  学校要建立教育教学管理和专任教师等人员同序列的培训体系, 避免培训相互冲突或同主题内容的重复培训,努力解决工学矛盾;统筹安排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培训工作,实行学分制;统筹安排专家引领和校本研修,努力解决专家不接地气和学校自我封闭的状态;统筹安排学校管理干部、班主任和教师等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等不同主题的培训,逐步建立起培训与教育改革发展同步递进的培养体系,努力解决制约教师专业提升的瓶颈问题。

  (二)按需施训,突出实践性内容

  学校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需求的动态调研机制,教务处和教研室同志要建立健全覆盖学校各个专业领域的精品课程库;不断关注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按需施训,增强培训对教师引领的针对性, 突出实际可操作的实践性,内容要有前瞻性,要与形势发展、社会需求和学校前进相适应,及时提供菜单式服务;不断加大对大、中型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力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实训基地,为专业教师培训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确保培训工作及时、集约、规范、有效。

  (三)学用结合,推行多元化培训模式

  改革培训组织策略,改变过去单一的现场培训模式,全面推行现场与网络、线上与线下、国培省培市培与学校培训相衔接的多元化培训模式,努力推动教师现学现用、学用结合,积极打造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和专家团队,力争学校每个专业领域至少有 1—3 个名师工作室,有 3—5 名可以走向全国讲学的名师、名班主任,并形成分别不少于20—30 名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和教育专家等梯级队伍, 实施动态管理,整体保持稳定。

  (四)积极探索,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

  学校要积极探索,综合改革,经常组织一线教师和专家开展调研论证,及时发现并调整学校任何不切实际的培训思路与工作措施,不断完善培训管理机制,努力形成规范化、高效能培训运转的新常态, 且建立起长效培养培训机制。

  四、主要项目

  (一)“公益培训万里行”活动

  为促进全县脱贫攻坚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公 益培训万里行”活动,定期组织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深入到扶贫第一线,结合乡镇政府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分类开展如客服、电商、汽修、计算机、工程测量和幼教等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培训全覆盖,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征集农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培训主题、课程方案和形式,开展送教下乡培训活动,形成职教中心与农村中、小学校等长期合作交流机制,帮助其建设校本研修新常态,突出彰显 “歌唱生活、快乐工作、圆梦职教人”为核心的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师文化, 以文化聚魂,以文化立校,时时处处由人化文,方方面面以文化人; 每年集中安排 1 次中职政策解读、招生专业选择和学生生涯规划等为主体的集中培训活动。

  (二)走出去参加高端研修

  实施名师引领成长计划,学校按照不同专业遴选骨干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校委会成员等 50 人,经常走出去深入到国内主要教科研机构、教育社团和大中型企业,通过举办研修班、高端论坛、观摩会和研讨会等方式开展高端研修,并作为国培、省培重点培养对象,为其快速卓越发展提供榜样。实施综合考察观摩计划,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和西北农大等,对接高等院校开展研修合作交流,作为持续综合考察研修基地,以解剖优质高等院校管理、班级文化、专业设置、高效课堂和实训实操等先进经验基因密码,为培养本校名师提供现实借鉴。

  (三)请进来校内短期培训

  结合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面向全国邀请教育名家、学术大家、企业高管等人员莅临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讲学,不定期举办专家报告会、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会等,除招生季节外,每季度安排一次, 每次 2—3 天;按照文化课和专业课分别安排不同主题的专家培训会, 每个专业领域可每年安排一次,每次 1—2 天;每学年安排一次班主任暨德育培训会,每次 1 天;保证全校教师每年都有机会参加一次专家报告会或研讨会,不断提升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科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实操实训能力等。

  (四)强化校本研修机制

  学校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校本研修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校本研修规范化、常态化工作机制。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根本点,紧密围绕教育教学实际,立足课堂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客观分析系列问题形成的原因,稳步系统地解决问题与矛盾;紧密结合中职课程教学实践,瞄准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积极探寻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名师工作室要建立健全研修活动机制,用持续的教研活动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校本课程建设,让学生通过学技术带动学文化,通过学文化引领新技术,精心打造专业的高效课堂。

  (五)学历及其他项目培训

  主要通过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等培训方式,经过三年努力,将本校教师全部提升至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达到较高比例,人人都取得高中教师资格或中职教师资格;大力加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定期举办教师专业阅读报告会、读书交流会和研讨会等, 为教师购置或编印必要的图书资料,奖励专业阅读等,促进学校教师专业阅读氛围的不断浓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张富献同志为组长、领导班子其他副职为副组长, 吸收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办公室、招生办和总务处等主任为成员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安排部署和组织实施, 切实加强对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领导,每位教师要不断提高认识,勤于反思,勇于实践,争当专家。

  (二)建立机制

  学校教务处要牵头协调,分年度推进,分项目实施,在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制定年度培训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 建立教师培训工作的统筹联动机制,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评估与考核,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和教师业务水平。

  (三)经费保障

  学校总务处要落实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 5%的比例用作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保障,做到专款专用、规范运作;教师外出培训要认真填写《申报表》,按程序审批后方可报账、备案;每位教师要制定并执行个人成长专业规划,既要确保承接好上级培训,又要安排好校本研修和工作,努力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四)强化宣传

  学校教研室要会同教育局师训股、职教股和教师进修学校等共同做好国培、省培和校本培训等的学分认定工作;不断加大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每位教师高度的工作目标认同和思想认识的统一;争取社会各界对我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关心与帮助,确保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实际有效。

  附件 1: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名

  附件 2: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师培养培训审批表

  附件 3: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师培养培训项目一览表

  2020 年 1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