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写话练习的设计与解析
河南省实验小学 徐艳霞
学语文,首先是学语言,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运用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路径,学会表达是学习语文的重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在重视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了语言表达,突出了书面表达在教材中的比重,力求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内容上的均衡,提出了“阅读和表达并重”的观点。特别创新编排了习作单元,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统编教材中选取的文本词汇丰富、语句隽咏,堪称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经典范例。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反复推敲、感情朗读、积累语言之外,还应抓住关键之处做好阅读和表达的迁移。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练笔,课后练习题和语文园地中有大量的练笔机会,将词句的运用与课文学习、理解和积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时时处处凸显着语用意识。因此,我们可以依托文本设计随文写话练习,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感悟语文学习的价值。
一、词汇串联,触类旁通
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离不开长期的积累和语言运用。学生的词语积累越丰富,实践运用越熟练,表达时的语言编码越精致。因此,我们要把课文中的词汇举一反三地运用到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文字内蕴,体会文章规范、生动的表达,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
例1: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冒着呛人的烟 冒着敌人的( ) 冒着( )
桑叶儿肥 ( )叶儿肥 ( )肥
荷叶田田 月儿( ) 草儿( )
葡萄紫 草( ) ( )红 ( )
上述四组短语,分别规整了一些含有感情色彩的动词、形容词和表示颜色的词语,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一行,引导学生从“雪孩子冒着呛人的烟”联想到国歌中“冒着敌人的炮火”这句歌词,再联系生活经历想到家人“冒着风雨” 接自己上下学的情景……从而体会“冒”这个动词中饱含着一种勇敢、无畏的献身精神;第二行,从春天的“桑叶儿肥”,让学生联想好到其他植物“叶儿肥”,例如“冬青叶儿肥”“广玉兰叶儿肥”……然后想到动物类的“马儿肥”“牛儿肥”……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到春天里万物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第三行,启发学生根据“荷叶田田”积累一些描写其他事物形态的叠词:月儿弯弯,草儿尖尖,小河清清,笑声甜甜……从而感受叠词表现出来的意境是那么美妙动人;第四行,引导学生发现“葡萄紫”这些词语的特点,积累和拓展类似的用一种事物表示颜色的词语:草绿、奶白、柠檬黄、中国红……从而吸引学生体会此类词语的色彩美和无限情趣。将学生仿说的每一组词语一个个串联起来,都是一组儿童诗,幅幅都是风景画。
关于成语积累方面,不要机械简单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建议通过归类整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吸纳知识、恰当运用和形成自我认知的能力。
例2:读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成语。
滥竽充数 杞人忧天 井底之蛙
(1)暑假到了,玲玲非常认真地对妈妈说:“请带我去国外开开眼界吧,我可不想当_______。”
(2)合唱比赛时,他怕自己跑调,干脆光张嘴、不出声,站在队伍里_______。
(3)老奶奶望着高架桥上来来往往的汽车,_______地说:“这么多汽车,会不会将大桥压坏啊?”
经常坚持词汇拓展和在语境运用方面的练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还锻炼了学生串联相关词语的思维能力,更为以后语言表达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句式仿写,扩展迁移
我们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精心选择特征明显且具有价值的精彩句子,努力找准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学着作者的表达方式,练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例: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1)蝴蝶花间捉迷藏。
( )树上把歌唱。
鱼儿水中( )。 月儿天上( )。
(2)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苹果,( )的,又( )又( )。
葡萄,( )的,又( )又( )。
( ),( )的,又( )又( )。
以上题型,旨在依据文本指导学生模仿句式、遣词造句,将理解内容与学习表达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习规范的语言,体会更形象、生动、有趣的表达,在语言实践中熟练运用有特色的句式,体验到创造表达的乐趣和成就感。练习设计的思路是:首先借助图片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情境辅助学生表达,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填空补充句子,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积极调动思维、展开想象,借鉴语言形式练习表达。特别是每一组最后的“无字”练习,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引导学生联想到更多的“谁在哪里干什么”“谁什么颜色、什么状态”等情境,从而生成更多富有情趣的精彩句子:“小朋友阳光下荡秋千。”“奶奶院里晒太阳”……“草原,绿绿的,又大又静。”“爸爸,黑黑的,又高又大”……
三、构段临摹,运用规律
文本中的精彩段落,是进行段式仿写或小练笔的重要凭借,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构段规律和语言特点,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模仿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三年级习作单元《火烧云》一课的4-6自然段,作者按照“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极多、极快的特点写得栩栩如生。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仿写练习,让学生说说其他火烧云的形状变化:“作者通过想象,将天空变成了星光舞台,大小动物轮番上场,变幻无穷,真有趣!看,这边的火烧云像什么?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展开丰富的想象,试着以‘突然,又来了……’开头,仿照课文4-6自然段的内容来说一说。”
此项练习,要求学生按照“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仿写课文4-6自然段,就紧紧抓住了本课所在单元的教学目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将想象到的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的过程写清楚,确保学生的写话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学生根据图示上的火烧云,可以联想到“一只大龙虾,举着两把钢叉来了……”,也可以说:“蜘蛛侠飞身跃了上来……”,然后即兴描述“大龙虾”或“蜘蛛侠”的形态瞬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又是如何闪电般地退场的……这样的仿写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表达方法的理解,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话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例如《赵州桥》一课的第3自然段:“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段话就是围绕第一句中的“美观”这个中心意思,通过描写栏板上各种精美的“活”龙图案,说清楚了赵州桥的特点。
模仿是创作的基础。根据本单元学习目标,我们设计了如下写话练习:
(1)请围绕“我们的校园非常漂亮”这句话,向前来参观的朋友介绍一下你学校的环境,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
(2)请补充“( )老师很( )这句话,然后以此开头写一段话,介绍这位老师的性格或突出特点。
第一题是依据本单元文本的构段特点“总—分”来设计的,提供了写话的中心句,然后提示写话的具体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不同场所的优美环境,以突出校园的“漂亮”。这样的写话练习,实现了从文本内容“学方法”到生活中“运方法”的有机衔接。第二题,引导学生从写物到写人,是超越文本的写话设计,从而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表达技巧。
四、巧用插图,入情入境
统编教材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配有不同风格的插图。这些插图,有的是文本主要内容的“特写”,有的是教学重难点的图解,有的是课文内容的补白,还有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拓展想象,都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借鉴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随文练习表达的宝贵资源。
特别是一年级上册拼音学习内容的编排,插入了大量生动、活泼的情境图,为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看图说话提供了素材,把拼音学习与识字学词、口头表达融合一起,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拼音教学变得富有生活情趣。
例1: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9课《ai ei ui》的看图说话设计
(1)仔细观察情境图,请说一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一群小朋友围成一圈,听老奶奶读绘本故事。)
(2)与同桌说一说,你还看到了什么,看得越仔细越好,说得越多越好。
(3)学生交流:
小院的围墙是用竹子编的,很矮。
老奶奶挨着大树坐着,围着一条红色的围巾,头发都白了。
图上一共有六位小朋友,他们的头发是黑黑的。
桌子上有一个水杯。
小朋友坐在很矮很矮的凳子上。
有些小朋友还背着书包呢。有个书包上画着一只小白兔。
有一个小男孩往后歪着身子听故事,是不是累了呢?
……
这种借助情境图进行的说话练习,实现了拼音学习和语言发展的有机结合,既让学生拼读了音节,丰富了拼音教学的内涵,又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拓宽了他们的语言思维。
例2:二年级上册《雪孩子》的插图(如下),可设计下面的说话练习:
(1)请观察这幅插图,说说图上都有什么?
(2)小白兔抬头望着天上的朵朵白云,转身再看看雪孩子散落在地上的遗物,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此项看图说话练习,将引导学生很快地沉浸到当时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同理之心,从而自然地表达小白兔的无限伤心和感激之情。在此过程中,雪孩子舍己救人的可爱、可敬形象将会高高地矗立在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本中这些情境图,把它们作为学生练习表达的素材,为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丰富语言积累,学习规范的语言,培养语感,不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为口语交际、写话、习作奠定基础。
五、课后迁移,由仿到创
课后迁移是从文章主旨上拓展教材内容的方式,充分挖掘文本的学习资源和育人价值,实现由读到写、由文字到价值取向、由课内到课外的有机迁移。
针对课文内容的可挖掘性,组织学生想像写话,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情和理解。例如《狐狸和乌鸦》一课,让学生变换角度练习写话:(1)想象乌鸦丢肉后的心理,以“我真后悔”开头进行表白。(2)以 “乌鸦,你听我说” 为题,对乌鸦给予批评教育和帮助。这样转化角度的写话练习,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深化了“爱听奉承话就会上当”的主题。
“情动”而“辞发”。我们借助课文内容为素材,相机组织学生练笔,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涌出纸外。例如学习《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后,引导学生用一些词语或几句话写写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身上有哪些感人的精神?让学生在说写的过程中直接与名人对话,联系语言环境、生活实际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对余意未尽的文章,指导学生顺着作者的语言和思路的脚手架续编故事,进行想象式写话,以考查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相机引导学生积累社会经验、丰富情感。例如“续写故事《狐假虎威》,想想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让狐狸露了馅儿,老虎终于察觉了真相?”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大胆设想与故事相关、合理的情节,渗透“纸包不住火”“假的真不了”的社会经验。读了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小说,请为文中的桑娜和渔夫这对夫妇写一段颁奖词。”引导学生进一步升华情感、把握文章的内涵。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建构文本对自身的意义,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不断增强读者意识。因此,设计练习时,我们就有意识地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实际意义。例如“在中华民族即将迎来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今天我们再读《少年中国说》有什么时代意义?”“读了《池子和河流》这篇课文,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以此考查学生是否从阅读与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接受了有意义的东西,能否通过理解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在完成此类练习的过程中,积极独立思考,通过逻辑思辨,对问题或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并进行论证,经历创造、提升认知的过程,从而增强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的创新思维和读者意识的“创新性”。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分享彼此的思考,激发灵感,从产生新颖的观点和奇特思路。
随文写话练习,是对文本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内化,积淀情感,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将学生从单纯的听说读写中解脱出来,有效地开发儿童潜在的智慧,促进学生积极地发现、建构、创造,让学生体验到“我也能创作”的成就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发展。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随文写话练习的设计思路很多,贵在坚持,最好一练一得,从平时打好写作的基础,天长日久就能帮助学生积少成多、厚积薄发。
(本文发表于2020年2月《小学教学》,作者为该期封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