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测绘职业学院铺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改革 探索实践“立德树人”新抓手
发布时间:
2019-11-11 16:15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印发了《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实施方案》《河南测绘职业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等“课程思政”改革方案,并以此为抓手,全校各相关部门、系部联动,全面铺开河南测绘职业学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改革。
一是校党委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学期伊始,校党委书记牵头召开“思政座谈会”,集中领导班子、中层领导、思政课教师等相关人员,研究讨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考核机制,将“课程思政”指标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等考核体系,确保将“课程思政”改革方案做实、做深、做细。
二是组建“大思政教学团队”。针对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的短板,校党委组建了学习型、融合型“大思政教学团队”。领导班子成员为第一梯队,各中层党员领导干部为第二梯队,教学名师、先进教师、辅导员队伍为第三梯队,思政课专业教师为先锋队,围绕党的初心和使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等热点问题进行解读,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通过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测绘学科特色有机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思政课堂的可听性、趣味性。一堂课上有阅读、有讨论,有时还有辩论,课堂教学走出了“满堂灌”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求知热情被充分激发,抬头率、到课率明显上升。
三是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行了“课程思政元素半月报”制度,要求学校各教学系部将开设的所有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每逢单周将课程思政元素上报至校宣传部备案;各系部定期举行“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资源库建设研讨会”,明确每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负责人,并要求负责人带领团队,结合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内涵,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打造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
四是创新育人阵地,搭建数字思政课堂。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建设了网络思政教学平台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为全校教师提供优质的思政教学和课程思政元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适合、更贴心、更方便的网络思政学习平台。
五是以“传承红色测绘基因”为主题,不断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内涵。积极整合各类育人资源,打造思政教育、实习实践、志愿服务“三线合一”育人模式,打造多维度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矩阵。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收集梳理红色测绘资料,举办了河南测绘职业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测绘主题教育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测绘行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嘱托,用测绘专业的红色元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集中观看《延安十三年》、“传承红色基因、重走长征路”定向越野、国庆“升国旗”仪式、红色基地主题党日团日活动、“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三线合一”育人模式,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增强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实际效果。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有机衔接,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规范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升了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