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课堂的反复纠错看文本细读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匆匆》为例

发布时间: 2019-11-06 11:34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由课堂的反复纠错看文本细读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匆匆》为例
 
周口市七一路第二小学  张雅莉
 
  一位教师执教了六年级课文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课,带领学生品析具体描述“一天中时间溜走的踪迹”一段时,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环节。具体引导如下:
 
  “你的时间是怎样流逝的?能不能也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时间是如何溜走的?”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练笔,五分钟后交流汇报。
 
  交流汇报时,大多学生是模仿文段中朱自清的句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过去;默默时……过去”来写的,用的都是这样相似的句式:“……过去,……过去,……过去。”为了避免用词重复,老师不停地引导学生纠正:“能不能不用‘过去’?能不能用另外一个词?”尽管如此,再次被叫到的学生,依然用“……过去”来说。我看了看身边几个学生的作业,也是如此。
 
  为什么经老师提醒后学生还用类似的句式?为什么不敢换一种说法呢?是学生词汇太贫乏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最好的纠错是要让学生读懂、读透文本,才能顺着作者的表达意愿找到出错的原因。
 
  于是,我拿来教材,寻着学生的学习故障,回读相关段落,研读文字,希望从中捕捉到学生出错的原因。
 
  经过研读,果然有所发现:
 
  文本第三段写时间溜走的踪迹,写得很具体,从早上的时间写到夜晚的时间。这些指缝细数的时间,在作者笔下,可见可触摸。但我又发现,在这一天时间的变化中,作者对时间的描写,是有区别的,请看文本描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这些句子写的是作者在无意识、不留心状态下时间的溜走,联系后面的描写“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的“茫茫然”“跟着”,可以读懂这些潜在的意思。还可以从下面的描写中捕捉到蛛丝马迹:“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里的“觉察”,而后还有行动:“遮挽”。
 
  既然是无意识状态下的溜走,连用三个“过去”是符合情理的,表达了时间的溜走是无处不在、无时无刻。而当有所觉醒, “觉察”得到,这种无意识状态变成有意识的“遮挽”。尽管如此努力,时间却不以人的情绪转移,稍纵即逝,覆水难收,所以,作者就不再用笼统的“过去”来表达了,而是进行物化和具象,用“跨过”“飞去”“溜走”“闪过”,其踪迹能体察触摸,这也是作家文字表达的洗练之笔。
 
  因此,本段后半部分描写就成为这样了:“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飞去了……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尽管处于同一个自然段,尽管都是在写时间溜走,但前后有层次变化:从无意识到有意挽留,在微妙变化中表达惋惜、无奈。我们也能从这潜在的变化中读到作者对时间独到而含蓄的情感体验,以及他对时光飞逝的无限怅惘。
 
  作为北大哲学系的高材生,文字之中也有哲学思辨的隐喻:世界上最公平最客观的是时间,它不以人的意愿而改变,无论珍惜还是浪费,都不会再回来,它永远在下一刻。当我们从哲学角度研读《匆匆》,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哲思了。这里隐藏着遣词造句的匠心,蕴藏着对时间独有的觉知、敏锐的感知。
 
  评课时,我把读到的信息拿出来研讨。课下,我又找到一些学生引导,提醒学生找到“觉察”,观察作者、所用动词的变化。学生能很快找到,在小练笔中,他们根据表达内容,判断甄选是用“过去”还是别的词语,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个教师,如果在备课中缺乏文本细读,就会与探究发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谈不上有文本秘妙。学的问题,即教的问题。老师备课的深度,决定了课堂的宽度。
 
  对于经典文章的学习,收集资料、走进作者等是最基本的学习铺垫。学习铺垫扎实,才能深入课堂对话,从而建立读者与作者、学生与课堂的深度交流,让真正的学习发生。问题即课题。对于学情中的问题,我们不妨从问题出发回读文本,以文本细读建构课堂的认知学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