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
教高〔2019〕618号
各普通本科高校:
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根据我厅《关于做好2019年度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2019〕473号)精神,经学校申报、资格审查、网络评审、会议评审、结果公示,评选出郑州大学杜斌等50名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现将入选人员名单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宣传推介。教学名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潜心教书育人的楷模。高校要大力挖掘、广泛宣传教学名师的高尚师德、感人事迹和突出业绩,总结推介教学名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优秀教学成果,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向教学名师学习,切实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希望教学名师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努力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不断作出新的更大成绩。
二、设立名师工作室。教学名师所在高校要设立教学名师工作室,实行教学名师主持负责制,组建教学团队,配备精干力量,优化梯队结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我厅为教学名师工作室安排支持经费,用于团队组建、教学研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学校配套给予经费支持。所在高校负责教学名师的具体培养、使用、管理、服务等工作,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条件保障和团队支持。
三、落实特殊支持政策。我厅将在有关重大教学和科研项目上对教学名师倾斜支持。高校要把教学名师放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纳入学校党委联系的高级专家范围,在事业平台、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支持,形成有利于名师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期3年。教学名师与学校签订绩效目标责任书,年度过程性评价由所在高校组织,期满终结性评价由我厅组织。建立能进能出的教学名师遴选培养机制,对违反职业道德、学术不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或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教学名师,视情况责令限期整改或取消称号。
各有关高校要依据《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指导标准(试行)》,组织人员编制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任务书。任务书一式两份,其中一份留学校教务处以备督促检查,另一份(含电子版)于9月20日前报送我厅高教处备案,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联系人:陈庆峰 赵万勇 联系电话:0371-69691855
附件:1.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人员名单
2.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指导标准(试行)
2019年9月2日
附件1
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人员名单
(50人)
姓 名 工作单位
杜 斌 郑州大学
张振东 郑州大学
张振香 郑州大学
周 颖 郑州大学
杨静娴 郑州大学
陈晓岚 郑州大学
魏宏聚 河南大学
严 励 河南大学
马新起 河南大学
杨朝军 河南大学
陈 娱 河南农业大学
杨秋生 河南农业大学
袁东升 河南理工大学
管学茂 河南理工大学
段 勃 河南师范大学
梁存良 河南师范大学
尤景汉 河南科技大学
康怀彬 河南科技大学
孙丽君 河南工业大学
吕玉花 河南工业大学
王庆斌 河南工业大学
李海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毕雪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张大伟 河南中医药大学
陈四清 河南中医药大学
王建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张占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尹志刚 郑州轻工业大学
蒋逢春 郑州轻工业大学
叶 静 中原工学院
姚晓鸣 中原工学院
井长勤 新乡医学院
王 娟 信阳师范学院
尹全海 信阳师范学院
乐玉忠 河南科技学院
李广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席晓丽 南阳师范学院
连颖颖 安阳师范学院
李立新 安阳师范学院
杜燕红 洛阳师范学院
刘福林 商丘师范学院
赵 宇 周口师范学院
雪 征 南阳理工学院
郭海松 黄河科技学院
夏锦红 新乡学院
杨玉珍 郑州师范学院
罗丽丽 郑州师范学院
潘春梅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刘 筠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郭祖华 河南工学院
附件2
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指导标准(试行)
指标 | 指标内涵 |
硬件设施 | 学校为教学名师工作室提供独立办公室,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 |
人员组成 | 教学名师工作室成员5-10人,含1-2名校外教师,团队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跨学校、学科、专业组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为主持人,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工作室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 |
制度建设 | 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证工作室工作有效开展。 |
发展规划 | 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室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
工作职责和 任务 |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名师形象,维护团队声誉;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带头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推动科研与教学融合; 3.指导培养3名以上青年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加强课程教材教学资源开发,建设1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或主编出版1部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 5.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主持1项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培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6.根据需要承担全省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任务,每年开展3次以上校内外教学示范公开课或专题讲座; 7.接受委托承担教学有关工程项目评审任务,参与本科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工作; 8.为教育教学有关政策文件制定和科学决策提供专家咨询; 9.承担教育厅委托的其他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