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 > 正文

书写许昌教育奋进之笔 争当新时代改革排头兵

发布时间: 2019-04-28 14:47 【浏览字号: 来源:
  近年来,许昌市委、市政府确立“软”“硬”并重、双轮驱动的战略思路,以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为载体,一手抓“项目建设强基础”,三年投入100亿元,新建(改扩建)200所中小学、100所幼儿园;一手抓“改革创新破难题”,深入实施“1+1+6”教育综合改革,初步形成“改革引领、攻坚支撑、创新驱动、百花齐放”的教育改革发展新格局。许昌市将按照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河南教育改革发展新蓝图,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努力当好中原教育改革排头兵。
  
  一、着力破解难题。坚持“软硬并重、双轮驱动”,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破瓶颈、解难题、筑根基。一是实施三年攻坚,破解“大班额”难题。全市列入攻坚计划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目前已竣工投用244个,新增学位12.99万个,持续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建设,“大班额”正在全面消肿。二是推进集团化办学,破解“择校热”难题。采取“名校+新校”“强校+弱校”“一校多区”等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快速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全市已成立教育集团50个,辐射139所公办中小学,三年攻坚新建学校全部纳入集团化管理模式,“择校热”正在逐渐退烧。三是创新教师招聘,破解“师资弱”问题。首创“考核招聘40%+公开招聘60%”的教师补充机制,并在满编招聘基础上,增加10%的城市特岗教师招聘。2018年,全市学校面向部属重点师范院校、双一流高校考核招聘教师430名、公开招聘教师780名、首批城市特岗教师100名。同时大力实施强师工程,建成全国及省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188个;推行与评优评先、晋级晋职挂钩的教师专业知识考试制度,2370名学科教师首次重返考场;加强校长后备队伍建设,2018年选拔产生校级后备干部人选150名,“师资弱”已成为历史。四是探索激励机制改革,破解“大锅饭”问题。2018年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用于市直学校教师课后延时服务费用。2019年起,将坚持“奖优罚劣、拉大差距”原则,在全市范围推进激励机制改革,让广大教师越干越有劲。
  
  二、加大改革力度。面对教育发展和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问题,许昌将努力打好教育综合改革“组合拳”。一是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取消学校的行政规格和校长的行政级别,建立完善校长任职、选拔、管理、考核等机制,探索教育家办学之路;二是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教师编制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采取校内竞聘、跨校竞聘和统筹调剂等方式,促进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三是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推行紧密型、联盟型等办学模式,健全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引导集团化办学向纵深发展;四是深化激励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基本工资+课时+绩效+课后服务”的激励性分配制度,持续激发教育活力;五是创新教科研管理机制。优化重组教科研工作机构,设立教科研基地学校和学科教研指导中心,推动教科研业务“下沉”教学一线,向教科研要效益要质量;六是创新教育督查巡查机制。组建隶属于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教育督查巡查机构,对县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校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确保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
  
  三、强化改革保障。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领导是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一是突出政策支持。市委已出台《关于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开创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新局面。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推行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学校党建管理机制,实施党员名师工程等“党建+教育”项目,落实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的要求,使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三是夯实领导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机制,加大统筹规划、政策指导、推进改革、协调落实力度,确保教育综合改革各项任务落地生根。
  
  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我们将牢牢抓住全省教育大会的历史新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推动许昌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致力走在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最前列,以更加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