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 > 正文

打造航空专业特色 引领更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4-28 14:23 【浏览字号: 来源:

  安阳工学院乘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之大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依托地方打造航空专业办学特色,以特色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积极主动作为,成功开办飞行技术专业

  

  2012年,为适应安阳市打造航空运动之都的总体布局,我校积极申报飞行技术专业,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获得民航总局和教育部批准后,当年实现了招生,成为全国第九所、当时我省唯一一所培养民航飞行员的本科高校。学校第一批招收了16名学生,但学生要取得飞行驾照,私照费用需要20万、商照70万,而学校当时没有航空公司订单,面临较大困境。为此,我校一方面向外积极联系订单单位,另一方面也做好了用助学贷款、学校暂借等方式让第一批学生按时合格毕业的准备,参加工作后再还款。经过努力,新生入校后不到两个月,北京顺风航空公司和昆明民用航空公司来校考核遴选飞行学员并全部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培养费全部由公司承担。目前,第一批学员有的年薪已达100多万,多数在50万左右。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从2013年至今,飞行专业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签订了订单,不用学生拿一分钱,甚至连体检、服装费等也由航空公司承担。

  

  二、推动资源整合,做大做强航空特色专业集群

  

  近年来,学校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称赞,为学校争取更多办学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航空特色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方面,我校积极扩大招飞范围和招飞规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构建多方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先后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安阳航空运动学校、美国塞拉航校、美国梅希航校等院校合作培养飞行员,做大做强飞行技术专业,努力培养更多的民航飞行员,满足我国航空产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学校飞行学院与其他学院、航空类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的融合,跨学院办专业、跨学科办专业,围绕航空特色全力打造特色专业集群。2012年建成飞行学院招收飞行学员以来,安阳工学院飞行学院快速发展,专业设置包括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民航电子电气方向、民航机务工程方向、空管签派方向和航空植保方向)、物流管理(航空物流)、商务英语(民航服务、航空乘务方向)、飞行器制造工程、安全工程(航空安全方向)等12个本科专业(方向),形成以飞行技术专业为核心的航空专业集群。目前,学校建有“人机与环境工程”省级重点学科、“飞行技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飞行器仿真与机载设备”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校级“民用航空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累计投入经费5000余万元,建成飞行、机务实训中心和物流实训中心。飞行、机务实训中心拥有B737-300等4架实训飞机以及民航CBT、陆空通话、飞行模拟、空客A320-3D模拟维护等20个实训室;物流实训中心拥有国际货代、三维物流互动仿真、综合业务模拟和空港智能仓储等4个实训室。学生规模由最初的16人,发展到今天的在校飞行学员256人,在校航空专业集群学生859人,已经培养出三届共78名飞行技术专业毕业生,全部实现订单式培养。今后,学校还将相继开设适航技术、机场运行与管理、机场建设、航空食品、航空经济管理等专业(方向)等,进一步做大做强航空专业集群。

  

  三、加强特色引领,用更鲜明的航空特色促进学校更高质量发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加强学习借鉴,持续深化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各类优质资源,坚持以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共谋发展。学校飞行学院目前已拥有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珠海中航飞行学校、台湾中华科技大学、美国塞拉航校、美国三角洲州立大学和韩国韩瑞大学校等12所合作院校;拥有南方航空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中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准时达供应链管理公司、美国航空运动协会(ASA)、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校企合作单位。2017年,“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安阳工学院分中心”在安阳工学院成立,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教育部“海外名师”特聘教授兰玉彬领导,是继在美国、澳大利亚成立分中心之后成立的第3个分中心,是在我国国内设立的唯一一个分中心。2017年、2018年,学校连续两年成功主办“海峡两岸民用航空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海峡两岸民用航空、教育和产业领域70多个单位,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不仅搭起海峡两岸民用航空领域交流的桥梁,而且将学校航空专业集群的建设推向新的更高阶段,在海峡两岸产生较大影响,学校连续3年荣获“河南省引进国外先进人才与智力先进单位”。近年来,通过围绕航空特色打造特色专业集群,优化了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汇聚了师资、教学、科研等优质资源,形成了拳头效应,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先后荣获“河南综合实力20强领军高校”“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等荣誉称号,并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为学校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