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 > 正文

构建“‘三坛两堂一工程’思想文化育人体系” 让无形之手发挥有形作用

发布时间: 2019-04-28 14:03 【浏览字号: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为新形势下更好秉承文化育人新理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河南警察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相关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应用型警务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在总结长期坚持政治建校、政治建警,强化政治统领,整合、统筹多种文化育人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科学构建了“‘三坛两堂一工程’思想文化育人体系”,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工作规范、运行科学、成效显著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为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培养公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构筑了坚实有效的思想政治阵地。

  

  一、高举旗帜、把准方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坛两堂一工程’思想文化育人体系”(简称“321思想文化育人体系”,其中,“三坛”即领导论坛、警务论坛、名家论坛;“两堂”即学警讲堂、道德讲堂;“一工程”即“4·30”锻铸警魂工程)是我院长期坚持政治建校、注重思想引领、突出文化育人工作的经验性总结和形象化概括。“‘三坛两堂一工程’思想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院坚持以党的政治要求、政治标准为依据,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合格人才培养质量为标准,以思想政治活动为载体,以各类文化活动为平台,形成了新时代学院政治建警、文化育人的新模式,成为了我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履行新使命、奋发新作为的新平台。

  

  二、鲜明主题、培育内涵,突出引领功能

  

  领导论坛突出思想引领,主讲人主要是省内外党政机关、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市厅级以上领导,主讲内容以解读重大政策理论、回应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主。领导干部走上讲坛,用他们丰富的经历、渊博的学识和从容的智慧为全院师生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回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既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立德树人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对我院思政课内容的丰富和扩展。2018年1月9日,党的十九大代表、时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甘露走上领导讲坛,以“要永葆初心、忠诚使命,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捍卫者的青春华章”为题,为全院师生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辅导,在学院及全省公安机关引发热烈反响。

  

  警务论坛突出实战引领,主讲人来自于省内外公安机关专家、实战部门业务骨干、公安院校高水平学者教授等。主讲内容围绕新时代公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打击惩治犯罪、深化公安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等全方位视角进行研讨交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舒庆先后10次来到我院参加河南警务论坛,同参会专家进行深度互动,并就如何加强校局合作,推进我省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多次作出专门指示。

  

  名家论坛突出学术引领,主讲人是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知名学者、公安院校学科带头人、知名教授,或各行业知名专家,主讲内容涉及多领域学术前沿热点问题。2014年至今,共举办哲学、社会科学讲座、报告会99次,其中公安专业相关讲座47次,法学类14次,文学艺术类9次,其他类型29次。世界著名刑事鉴识大师、“当代福尔摩斯”、美籍华裔神探李昌钰博士,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我省著名经济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耿明斋教授,“感动中国”人物、全国著名排爆专家王百姓等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先后走上名家论坛。

  

  学警讲堂突出榜样引领,主要由在校生中的英模子女、各类先进典型、党员骨干等讲述父辈英模的事迹、自己成长的故事,传播校园正能量,激励学子从警志。2018年共举办学警讲堂12次,先后6000人次聆听。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公安部二级英模李小林的女儿李娜在学警讲堂上亲身讲述了自己从小深受警察父亲的感染熏陶,长大后女承父志踏入警营的心路历程;从第十三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载誉归来的潘东东同学,在学警讲堂上讲述了他跳进黄河勇救落水群众的感人事迹,使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人民警察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道德讲堂突出价值引领,以道德规范、师德模范、“平民英雄”、“凡人善举”为主要内容,引导师生向身边人看齐,从细微处着手,身体力行地弘扬中华优良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尔涛教授以《儒家君子人格教育及其当代启示》为题精辟阐述了儒家君子人格教育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给大家带来深刻的精神启示和强烈的思想共鸣;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保护古墓获得无数网友点赞的张永升同学,讲述了他守护古墓免遭盗挖哄抢的事迹,又使人领略到预备警官挺身而出敢于仗剑的无畏勇气。

  

  “4·30”锻铸警魂工程突出素质引领,要求学生要在四年学习期间,读30部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唱30首警察题材的歌曲,看30部警察题材的影视片,听30场英模校友的讲座。通过富含警察精神、展示警察形象、描述警察生活的各类文化作品、各类艺术形式渗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深度和广度,全面提高育人铸魂的效果和质量。2018年以来,共举办专场讲座20余场。全国爱民模范、中央政法委优秀党员干警杨华民,“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优秀中原卫士刘成晓,公安部二级英模胡文立等河南公安战线的杰出代表先后走进警院,举办“4·30”锻铸警魂工程报告会,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影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一个个忠于职守、舍生忘死、感人肺腑的公安英模故事。

  

  三、锻铸忠诚、厚植德法,培育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近年来,在“‘三坛两堂一工程’思想文化育人体系”的引领下,学院师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中有联合国维和英雄、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河南省师德标兵”樊冠钰老师;有不顾生命安危勇跳黄河救人,被中宣部、公安部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群体”荣誉称号,受到孟建柱、郭声琨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学生潘东东;也有英勇保护唐代古墓的“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2018河南年度教育新闻人物”张永升,等等。

  

  2018年5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马克思信仰昭示青春”专题节目,以“为人民服务、知行合一、不负使命”为题,对我院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了重点报道。5月10日,《人民日报》第20版以“合格警察这样锻造”为题报道我院创新思政工作做法。《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党的生活》等也先后给予重磅报道,全面反映我院思政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办学特色。副省长、公安厅长舒庆在我院呈送的思政工作专题汇报上批示:“警察学院在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