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 > 正文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 开启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育变革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19-04-28 13:54 【浏览字号: 来源:
  黄河科技学院2016年起以建设创新型大学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依托自主研发的“翻转校园”信息化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变革,持续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和创新创业教育,开启智能时代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一、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打造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校教育新生态
  
  学校将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与本科育改革紧密结合,以全新视角构建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通过“数据驱动的教学保障体系”和“智能引领的学生成长支持体系”助推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和精细化管理,使教育信息化真正内化为促进教育模式变革和学校生态重构的核心动力。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已经在省内外近40所高校得到应用。
  
  强化智能引领,筑牢立德树人的事业根基。通过伴随式收集学生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多维度的发展数据,建立动态数字化学生档案,生成个性化学生画像,帮助学生设定自我管理目标,帮助教师、辅导员和管理者精准化管理和针对性服务。如,根据学生画像和智能调研,学校针对性地开设双学位,还为分类培养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导师辅导计划。同时,已建成百余个特色经验库,每学期330万余条AI智能提醒,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及时的学习预警和丰富的经验分享。
  
  重构管理流程,形成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良性机制。通过“共享、动态、互联、可视”的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平台的构建,实现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计划调整、教学过程质量监测、教学督导、教学评价数据同步呈现,促进质量问题精准定位、质量管理举措有效协同、质量改进效果持续追踪。全校课堂有效出勤率常态稳定在96%以上;每学期核心课程督导(同行)评教覆盖面达到100%;学生课外学习时长平均增加1小时,学习过程管理和预警干预下期末综合考核不及格课程门次同期下降15%。
  
  二、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习革命
  
  学校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设计改革,通过教学设计工作坊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独立设置教学质量监控与研究中心,开展课程学习成果导向的课程评估,基于评估大数据分析为“金课”建模。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程混合式教学,重构学习空间,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习革命,切实打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的“金课”。
  
  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移动端的“无边界课堂”,创设了课程教学资源云端存储展示、师生课堂即时互动、课后学生自适应学习的智能环境,实现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拓展。已有3337门课程在网络学习空间上传学习资料11005份,75%以上课堂实现了混合式教学;课堂互动学生平均参与率91%,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达到了96.6%。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为例,对大学英语以语法教学为核心的模块化解构和能力体系的重新建构,真正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教学与辅导三结合。本学期18个试点班682名学生平均每天课外学习英语33分钟,阶段学习测试正确率87%。真正实现了从“教”到“学”,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学生表示学习成为每日习惯,多个非试点班学生主动要求参与启动学习计划。
  
  三、加快推动产教融合,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瞄准“三区一群”等国家战略,建立5个特色专业集群,对接河南省五大支柱产业,在全省率先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现代农业工程等亟需新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特色品牌专业数量居全省民办高校首位。探索“课堂+园区+企业”的“三元合力”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创客训练营、创客工厂、众创空间等平台,亲历模拟或实战训练;通过引企入园、共建实体、联合研发等方式,累计引进177家企业入驻学校大学科技园,校企共建行业学院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16个,订单班和项目班10余个,建成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50余个,仪器设备总值3.89亿元。引进“世界设计名人”柳冠中教授等近100位艺术设计大师,成立名师工作室;鼓励教师挂职锻炼,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812人,占53.95%;学校入选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
  
  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学校按照“双创教育四年不断线”的思路,建立了“理念培育—项目模拟—实践训练—孵化助推—市场实战”层层递进的“双创”教育体系,搭建“创客工厂-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载体,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显著提升。学校获评全国首批高校创新创业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励1317项,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2银5铜,学校荣登“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榜单,连续三年在全省高校专利授权量上名列第二,获发明专利266项。毕业生李威入选2018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赵杰的公司获得阿里创投1亿元融资,两人均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和本次会议精神,主动创新,锐意进取,写好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奋进之笔”,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