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 > 正文

立足交通 面向社会 突出重点 全面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发布时间: 2019-04-28 13:15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唯一交通类公办高职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河南省交通学校,历经65年风雨沧桑,薪火相传,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成果丰硕,为河南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培养了10万余名专门人才,一大批校友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及相关领域技术专家和管理干部,被誉为“河南交通人才摇篮”。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创建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学校为统领,全面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着力质量提升、推动内涵发展,对接交通运输行业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走开放办学之路,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不断优化办学和服务体系,形成了融学历教育、教育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和社会服务框架。
  
  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
  
  学校主动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我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针对开设专业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行业需求的现状,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能,多方调研,科学制定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对接智慧交通、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突出交通特色,重点实施公路、汽车、物流、航海等8个骨干专业集群建设,开发智能网联汽车、云计算运维等新专业方向,交通运输类专业招生人数占总人数的80%以上,基本覆盖交通运输行业职业岗位,一部分骨干特色专业正从“对接行业”“服务行业”向“提升行业”“引领行业”发展。
  
  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开放多元的职业培训体系
  
  学校主动对接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干部和企业职工能力素质提升需求,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交通运输部“1+32”干部培训平台、河南交通运输管理干部学院等平台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内容上多层次、全方位,形式上灵活多样的岗前、职后、转岗等社会培训,面向行业管理干部开设了20个大类40多个培训项目160多门培训课程,年开展培训5000余人次。实施职业岗位资格性培训,开展公路养护、测量、路基路面职业资格培训及技能鉴定项目20余个,年完成各类岗位资格培训、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培训近8000余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2000余人次。
  
  三、着力推进衔接发展,努力形成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相互沟通。一是推进中高职融通,先后与省内5所中职学校联合办学,科学制定高职单招计划,不断增加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每年近1000名中职学生通过对口升学、单独招生等形式进入我校高职阶段学习。二是加快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先后与北京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9所院校开展合作办学,以函授教育、自考助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形式,提供专科到硕士学位层次的学习需求,成人继续教育年招生700余人,在校学生规模2000余人。
  
  四、强化技术技能积累,积极搭建行业科技咨询服务平台
  
  学校不断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一是成立河南交通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聘请熟悉交通战略规划和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建设的研究,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二是建成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等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多式联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研究中心,先后承担河南省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建设标准、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实录等标准制定及咨询项目十余项。三是成立河南交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5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进产教紧密融合,在满足师生实践锻炼的同时,积极为行业发展服务,年完成营业额近6亿元。
  
  五、开展定向培养士官,积极服务军民融合发展
  
  学校积极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被教育部、原解放军总参谋部确定为我省首所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先后与火箭军、空军等四大技术兵种,在四个优势专业联合开展定向士官教育,已累计招生定向培养士官1600余人,培养规模河南第一、全国领先。实施“职业技能+军政素质”培养计划,推进学校教育与军队军政素质和专业素质有效衔接,两届近500名士官生入伍合格率达100%, 28人成为所在连队骨干,多人被评为“优秀士官”。学校先后受邀分别在火箭军、空军等兵种军地联席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和典型发言,受到联合培养部队的高度认可。
  
  下一步,学校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对接国家战略和河南经济社会需求,以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学校为目标,科学谋划顶层设计,持续优化专业结构,着力提升师资水平,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夯实保障基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发展能力,奋力开启新时代学校创新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