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 > 正文

坚持特色化办学 促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4-28 13:01 【浏览字号: 来源:
  近年来,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按照“职业教育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的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进一步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突出办学特色,遵循“做强特色专业——发扬特色精神——创立特色文化——建设特色院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主要做法是:
  
  一、在定位上突出专业特色化
  
  (一)加强专业建设。学院在做大做强“河洛推拿”品牌的同时,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在原有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和护理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骨伤、中医学和中药学专业,使学院专业结构更加科学,专业体系更加完备,初步形成了骨干专业与支撑专业有机融合、互相促进的中医药专业群。
  
  (二)加强实训教学。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实训实验室70多个,制定严谨的实训计划和实训考核方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提高手法操作技能。学院与洛阳正骨医院等3家医院建成教学医院,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50多家医疗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培养人才关系。
  
  (三)突出技能学习。重点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专业课时共844学时,其中理论课360学时,占42.65%;手法课、直观课等实践课484学时,占57.35%。实践课学时超过理论课学时。开设了早练功课程,保证学生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促进学生体质发展。建立了“名师工作室”和“针灸推拿创新工作室”。开展了传统医学师承行动,采取师带徒的方式,重点培养12名青年教师。
  
  二、在精神上突出民政特色化
  
  (一)发扬“孺子牛”精神,做好思政工作。学院作为民政部门举办的学校,以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孺子牛”奖获得者许帅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契机,对全院师生员工,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开展弘扬民政“孺子牛”精神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同时,把民政精神搬进思政课堂,改进和创新思政理论课,让思政课更加充实,更接地气,提高抬头率,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发扬“民本”精神,办好特殊教育。学院坚守特殊教育职责,建设了盲残生教学综合楼、公寓楼、体育场、图书馆。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联系班级、“扶盲助残一帮一”等活动,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筛选、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国家惠民政策,每年安排民政对象经费75万元,专门用于盲残生的专项补助和救助。为高职盲残生减免学费、给予生活补助、进行临时救助等,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个盲残生身上。
  
  (三)发扬“仁爱”精神,开展扶贫助学。学院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优势,以国家级盲人医疗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为依托,开展盲人按摩专业培训,每年组织培训来自贫困地区学员和身体残疾学员500多人次,帮助贫困和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学院实施“圆梦助学”行动,资助我省贫困家庭学生,学生3年在校学习期间,除学费、住宿费全免外,还可享受国家及学院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积极与各级残联部门合作,承担河南省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为300多名脑瘫患儿提供了康复治疗服务。组织人员到新安、汝阳县等地开展中医药文化扶贫活动,把扶贫同扶志、扶智以及中医药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三、在文化上突出中医药特色化
  
  (一)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学院在教育教学中,不仅传授给学生医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妙术”,还培养他们良好的医德这个“仁心”,把良好的人文素养渗透到专业技能学习之中。利用洛阳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河洛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组织学院教师编写“河洛文化医学人文素养校本教材”,推进河洛中医药文化进课堂,讲好“河洛推拿故事”,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做一个大医精诚的医者。
  
  (二)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学院组织人员编写了《中医推拿文化健康知识手册》,介绍中医推拿的有关知识和临床常见疾病的手法治疗,让中医推拿文化进中小学校课堂,使青少年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热爱中医药文化。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组织专家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和乡村,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
  
  (三)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学院主动融入洛阳市建设“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筹备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2017年美国18名大学生来我院开展中医药文化学习交流,他们亲身体验了中医推拿的神奇奥妙,并观看了太极拳、八段锦表演。《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18年,德国波罗的海学院、玛雅国际教育集团等国家的教育医疗专家,到学院进行参观学习,从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