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 > 正文

产教融合 服务行业 争创一流林业职业院校

发布时间: 2019-04-28 12:56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创建于1951 年,是全国兴办最早的林业院校之一,目前是河南省唯一的一所林业类高等职业院校,被誉为“河南林业人才的摇篮”。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建设特色、精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行业性的一流林业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产教融合”一体化发展体系中,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关键,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林业行业和区域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最终目的,努力建立起与办学目标相匹配的学科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
  
  一、建设专业集群服务行业发展
  
  结合行业需求,打造专业集群形成特色化发展道路。以“特色优势专业—重点创新专业—一般专业”三个层次为构架,以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素质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把握专业前沿及发展趋势,重点建设主干专业,加强基础专业,扶植发展新的交叉专业,妥善处理好支撑专业和主干专业的关系。从专业群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角度来谋划、调整和布局,既立足于对接行业结构,又兼顾相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一个基础性主导专业和由此所衍生出来的、与之关联共生的几个应用性专业组成专业群,实现培养资源共享、专业氛围营造以及各专业师生群体的相互影响、和谐发展。2016年,学院林业专业、园林专业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通力合作,申请成立“河南省果园管理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功获批,该中心针对我国森林及果林作业环境复杂,地面土壤松软,且树木繁多,农机穿越行驶较为困难,尤其是矮化密植果园的喷药对果农身体健康伤害极大的现状,运用“互联网+林业+农机”思路,研发出具备远程遥控、辅助驾驶及精确制导全自主系统的矮化密植果园机器人,提高了劳动效率,解决了生产难题,受到广大果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贴近企业力促教师转型
  
  学院针对大部分教师虽然理论知识系统性较强,但不具备专业(职业)实践动手操作技术与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意识弱,甚至从思想上轻视、行动上排斥企业实践的现状,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举措,制定实施激励专任教师赴企业提升实践能力、开展科技服务的配套政策。建立以科研成果、贡献为导向,科学、规范、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多层次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充分体现产业人才的价值;对高端创新型人才或特聘岗位人员尝试年薪;修订创新成果奖励制度,增强人才科技创新的动力;制订实施横向项目研究成果的评价办法,修订出台科研项目及成果奖励办法,明确专利与知识产权归属以及科研成果分成制度,引导教师面向产业企业、立足应用、着眼成果转化,开展应用型研究。学院教师与洛阳映山红拖拉机厂联合研发的果园管理综合移动平台和林地多功能作业特种用途机器人在2018年新疆农业机械博览会的一带一路高新装备展览中亮相并引发高度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专门亲临现场观摩并表达了后续合作的意愿,新疆卫视对我院研发人员进行了专访,并着重报道了我院研发的新装备对新疆农林业的突出贡献。
  
  三、以赛促教推进教学改革
  
  学院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以“教师实训室”为平台,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通过合理制订培养方案和竞赛计划、健全技能竞赛实施机制、建设“全开放”教师实训室搭建技能竞赛平台、推动训练项目和企业项目融合、支持学生专业技能社团开展技能竞赛活动等措施,推动了专业和校企合作建设、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学生职业素质建设,提升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学院自2015年参加河南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机器人创新设计比赛至今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参加河南省2019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选拔赛获会计技能项目一等奖。到2019年4月底,2019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已达到91%,就业专业相关度达62%。
  
  我校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始终坚持立足大局、勇于担当,学懂弄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职教二十条,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和服务意识,全面履职尽责,锐意革新、奋发有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把学校建设成为“行业性的一流林业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