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进“五力”育人 持续彰显职教魅力
发布时间:
2019-04-28 12:45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来源: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协同推进“就业有实力、发展有潜力、创业有能力、工作有活力、做人有魅力”的“五力”育人工程,持续彰显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产教融合,确保学生就业有实力
坚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双主体育人,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是通过对接行业、走访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以市场需求、岗位需求为培养导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富有区域特色、与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链,使人才培养更具方向性、目的性。二是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与企业联合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 3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33门,校级资源库12个,1个教学资源库入选国家级财务管理专业备选教学资源库。三是创新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尝试分段教学,将实际生产引入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了课程与实际生产的有效对接。
二、工匠培养,确保学生发展有潜力
始终秉持“人人都是可塑之才、个个都成能工巧匠”的培养理念,坚持以大国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引导学生追求卓越。一是抓基础,筑牢发展根基,把计算机、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基础文化素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坚持以大赛培育工匠精神,将技能比赛列入教学计划,校级竞赛的普及率达到100%,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2项,省级一等奖42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72项。三是大力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学生树立“蓝领伟大,技师光荣”的职业自信和自豪感,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是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力度,聘请30多名企业家、200多名企业技术骨干做学生的校外导师,帮助解答学生的技术和工作方面问题,当好学生工匠精神的引路人。
三、实践历练,确保学生创业有能力
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硕果累累。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了“1+X+Y”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开发建设创新创业指导课8门、实训课7门,引进优质创新创业网络课程资源,实现了有效的翻转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以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创发明教育基地等为平台,为168个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服务,成功孵化36家团队,扶持自主创业学生360名。入驻众创空间团队中创新项目超过50%,吸引校内外投资超过200万,引进合作企业超过50家。三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奖励132项。
四、个性订制,确保学生工作有活力
坚持订单培养与多样培养相结合,激发学生多样成才、持续发展的活力。一是紧盯产业发展“订制”专门人才。先后与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济医疗集团,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设立专班、订单班、产业学院,和企业一起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确保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始终走在技术发展的前沿。二是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以3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为抓手,以点带面,大力推行校企融合双导师培育高技能人才,实现更加高效、高质、精准的人才培养与供给。三是抓好顶岗实习。学校先后在许继集团、黄河磨具、森源电气集团公司等众多企业建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大部分毕业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企业骨干。四是建立公共技能实训室。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通过公共技能实训室建设,实现跨领域、跨行业交流,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百事通”。
五、素质拓展,确保学生做人有魅力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速重视学生的人格、能力等个性化培养。一是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在各二级学院开展涵盖高职学生管理各方面的学生管理工作品牌创建工作。目前,已拥有11个学生工作品牌,基本形成了“一系一品、特色明显”的品牌创建工作新局面。“目标导航工程”荣获河南省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二是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平台,深入开展了一系列题材新颖、特色鲜明的实践服务活动。三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和社团文化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涌现出一批有广泛带动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学习之星、创业之星、公益之星等,一大批有志青年,带着团队、带着成果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活跃在经济社会建设的一线,投身于建设新时代的广阔天地,在不同地领域、不同的岗位,焕发出人生的光彩。
“五力”育人工程的实施,极大地彰显了职业教育的魅力,实现了学生技能水平与企业用工需求同步、科技研发成果与行业发展无缝对接、学校发展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大幅提升。2016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成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27所试点院校之一。2017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报请教育部同意,我校成为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以“五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样成才,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彰显职业教育的魅力,实现人才培养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无缝对接、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