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 > 正文

着力彰显师范办学特色 不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4-28 11:51 【浏览字号: 来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焦作师专)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革为抓手,以师范专业认证为突破点,以公费师范生培养为引领,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为抓手,积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革,是学校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树立现代质量文化的有效途径,是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一是印发了《关于成立学校诊改、评估和认证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诊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诊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采取外出培训和校内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诊改专题培训,同时印发了《焦作师专“诊改”辅导材料》,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诊改工作的重要意义,转变思想、更新理念、掌握诊改知识,推进诊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评审推荐正高职称4人,自主评审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7人,组织400余名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参加有关业务培训,新引进硕士研究生教师43人,为诊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四是积极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完成了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启动了智慧校园建设,开工建设了投资1.68亿元的新校区三期工程,投资近5000万元的南北校区及新校区改造项目大部分顺利完工,为诊改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五是以“质量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诊改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8年,学校在全省第十六届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9项,在第十一届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全省第四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在全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门课程获批为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个项目获批为省教育规划教改项目,7个教研室获批为省基层教学组织,其中1个荣获优秀格次。
  
  二、以师范专业认证为突破点,积极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开展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是学校推动教师教育全面提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从源头上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一是由教务处牵头、相关学院和部门参加的师范专业认真工作部署会议,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标准与要求,对学校师范专业认证的各项工作任务与要求、时间节点等作了明确的部署,确保认证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根据师范专业认证有关要求,及时修订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实施教学、开展实习实训,确保师范专业认证扎实有效进行。三是借助校内校外两种师资资源,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2016级全体师范专业学生进行精准的教师资格证考前辅导,有效地提高了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通过率。截至目前,学校2016级师范生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双科平均通过率73.18%,其中小学全科和学前教育专业通过率达97.89%、90.85%,位居全省前列。
  
  三、以公费师范生培养为引领,积极提高办学水平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要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乡村教师队伍。2016年,学校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成为全省唯一一所培养公费师范生(小学全科教师)的专科师范院校,并积极开展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一是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以“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为特征的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二是积极整合学校资源,从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精心设计,大力加强公费师范生综合素质、专业特长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确保公费师范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2018年学校招录1400余人(占全省公费师范生录取总数近一半比例),最高录取分数达500分。三是为进一步做好公费师范生的招录和培养工作,校领导带领相关学院教师,分8个小组奔赴50个公费师范生设岗县和部分生源高中进行回访调研,获取了大量关于公费师范生招录、培养、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就精准宣传公费师范生政策、调整公费师范生录取批次、增加公费师范生面试和专项体检环节、签订公费师范生入学协议、建立正常的退出和选聘机制、做好公费师范生职业规划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向省教育厅报送了《焦作师专关于公费师范生招录情况的调研报告》,得到了省教育厅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受到了公费师范生设岗县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的一致好评。
  
  今后,学校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具体指导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推进升本战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