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八大实践育人平台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4-28 11:29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来源: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永城职业学院按照上级《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精神,坚持以德育为中心,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原则,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探索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新思路,不断推进社会实践工作向制度化、基地化、长期化、特色化和实效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学雷锋”、“三下乡”等志愿服务品牌为龙头,以奉献精神教育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雷锋活动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月、大型赛会服务等为契机,以“弘扬志愿精神、服务地方经济、共创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工作思路,为大学生搭建了支教服务、科技支农服务、敬老爱幼服务、交通协管服务、赛会服务、兼职服务、植绿护绿服务、精神文明宣讲等八大实践育人平台,广泛开展了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和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学院营造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奉献青春、锻炼自我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保障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为确保校内外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学工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根据工作实际,提出了活动要以育人为中心,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校风建设、学风建设相结合,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向高层次发展的指导思想。各系部在实际工作中参照执行,保障了志愿者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教育,抓好培训,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过程中,学院层面注重加强对参与大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指导,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流程、志愿服务理念、文明礼仪、服务技能等内容,保障了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同时,要求各系部辅导员、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板报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了青年学生“成才在校园、奉献在社会”的思想,增强了学生自觉参与的意识,有力的推动了校风、学风的优化,提高了我院青年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奉献意识。
三、拓宽渠道,整合资源,注重实效,搭建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践平台
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性质,学院整合校内、校外多方资源,统筹建设了贴近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参与实践锻炼和成长成才提供了保障。
支教服务平台。以学前教育专业为基础,以节假日为契机,通过深入永城市裴桥镇崔庄小学、陈集镇中心小学等地,为留守儿童安排了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等素质教育课程,队员们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宣传、乡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调研等活动。
科技支农服务平台。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基础,联合大学生家电维修协会,经常性深入社区、农村,开展了“温情严冬”科技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为居民维修电视、电扇等近千余台,锻炼了大学生的技能,也方便了群众生活。
敬老爱幼服务平台。以志愿者协会为依托,组织各系部志愿者经常性的深入永城市演集镇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地,开展了“情系夕阳”敬老爱老活动,将爱心和温暖送到老人和小孩的身边。
交通协管平台。与市交警队衔接,利用周末和大型会议期间,组织志愿者到各交通路口,开展交通疏导和文明指引工作,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文明修养。
赛会服务平台。积极与地方各部门联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了中国(永城)面品博览会、永城杯”第21届中国围棋名人战总决赛、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12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芒砀山小镇摄影节等大型赛会服务,提高了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兼职服务平台。
积极与本地企业对接,收集各类用工信息,及时发布用工需求,为大学生社会兼职提供平台。
植绿护绿服务平台。以每年3.12植树节和“六城联创”为契机,组建了环境保护服务团,发动各级志愿者组织参与植绿护绿服务活动,开展了“美丽永城,青年先行”、“千人共植友谊林”、“广场之行”绿色环保行动等主题活动,美化城市,净化环境,服务人民。
精神文明宣讲服务平台。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组织十九大精神理论学习宣讲团深入企业、农村开展了宣讲活动。利用校内资源,建立了学生干部宣讲服务队、辅导员、班主任宣讲团,分层分级分主题开展宣讲活动,让十九大精神在永职落地生根。
通过不懈努力,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的热情不断高涨,参与实践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人民网—河南视窗》、《中青网河南频道》、《商丘日报》、《商丘电视台》、《永城电视台》、《今日永城》等新闻媒体多次对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相关报道。其中,闫思帆、李晓倩先后被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学院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评为河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院志愿者联合会被评为“商丘好人集体”; 张智豪、李雪琪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也得到了《网易》、《搜狐》、《河南共青团》、《河南日报》、《河南能源报》等媒体的广泛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