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 > 正文

深化改革 提升内涵 着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4-28 10:49 【浏览字号: 来源:
  改革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永不停滞、永不僵化的把改革进行到底也是推动学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行政领导班子一班人深知此理,深谙此道。近年来,学校党委行政抓住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学改革两个学校工作的关键点,深化改革,提升内涵,推动发展,保证学校行稳致远。
  
  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卓有成效
  
  2014年,学校领导班子根据我市相关文件规定开始实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实施绩效工资,是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规范收入,限高托底,普遍受惠,建立和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绩效工资管理制度。我校出台了《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解决了长期困扰我校队伍涣散、人浮于事、消极怠工的问题。2017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更加重视教职工的收入问题,为体现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重新制订了《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学校拿出10%的奖励性绩效用于对工作积极、任劳任怨的教职工进行奖励,基本解决了我校教师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的问题。由于学校办学成绩显著,2018年市财政批准我校奖励性绩效工资从1.3比例提升到1.8,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高涨。2014年到2018年这五年间,学校教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逐年递增,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多方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三定方案”也已经酝酿成熟,即将付诸实施,即将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定岗位、定工作量、提升质量”,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为学校跨越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二、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
 
  
  1.对接地方产业,打造特色专业群。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驻马店“一核两轴三区四个驻马店”的总体发展布局,紧扣驻马店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补短板、调结构、改造传统专业,打造重点专业,适时开设或优化服务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目前,学校的专业规模已经由2009年成立之初的5个专业,发展壮大到31个专业,走在了全省高职院校的前列,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校级重点专业6个。学校实现了专业的开设与优化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实现了从专业的“单打独斗”走向专业“抱团”,以专业群的发展带动专业建设,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财经商贸类、土木建筑类、教育体育类等五大类协调发展、文化艺术类、交通运输类为补充的专业发展态势。
  
  2.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着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推进专业建设。学校以质量工程项目为载体,重点发力、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专业建设。近4年,先后完成省级教学质量改革项目10项。质量改革项目的开展带动了教学标准的建设、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如教师教育系开展的“课证·课赛”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标准和技能竞赛项目融入人才培养过程,走出了一条适合师范教育专业特点的课证融合、课赛融通之路。目前,学校建设有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实践能力创新项目。着力实施校企专业共建、联合培养,着力校校合作、构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强化实践实训基地共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推动内涵建设向纵深发展。2018年4月学校出台《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主任的质量保证委员会,明确职能部门的归属和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采取邀请专家讲座、外出培训学习、内部宣传教育等相结合的方式取经问道,全面提升我校全体教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从决策、生成、资源、支持、监控五个纵向系统,联接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横向层面建立“五纵五横”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三全育人”机制,加强内部质量自我诊断与改进。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开展以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学生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后勤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工作激情更加高涨,对学校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三全育人”机制逐渐形成。
  
  “弦歌不辍海天阔,风劲帆满踏新程”!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改革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校事业发展高质量,为尽快实现“省内知名 豫南一流”的办学目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