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 > 正文

德技并修 严管厚爱 努力提高学生工作质量

发布时间: 2019-04-28 10:47 【浏览字号: 来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自2010年创建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开设专业49个,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学校以“德技并修,严管厚爱”为学生工作宗旨,把学生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融入教育全方位,持续提升学生工作质量。

  

  一、坚持立德树人,让学生工作的目标和旗帜“亮起来”

  

  学校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做好高校学生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和技能、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为着力点,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一)践行“以生为本”理念

  

  废弃简单化的“管”“限”,坚持 “以生为本”,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驱动力,在教育和管理中倡导尊重、理解、关怀、服务的理念,强调学生的自重、自律、自尊、自强和自爱,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意识,把“以生为本”理念落地为制度、方法、行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2016年9月,学校31名学生参加了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的演出,向世界展现了高职学子的青春风采。

  

  (二)抓实政治理论学习

  

  聚焦“学懂、弄通、做实”,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想方设法让理论学习接地气儿,跳出枯燥单调刻板的窠臼。一是有鲜度,理论要讲得精彩、生动、鲜活,让学生听得懂、能理解、可反思。二是有温度,饱含对党和人民真挚的感情,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拥戴,针对学生关切,策划好学习内容。三是有角度,注重把学习、阐释重大理论问题和调研、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四是有黏度,综合运用各种学习传播载体,注重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生活化,选准时机、选对载体,提高理论学习的“时度效”水平。

  

  (三)落细思想政治工作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精准发力,润物无声。一是遵循客观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二是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建立健全校领导、院部领导联系学生、谈心谈话制度,2018年,共有52名中层正职干部和231名党员教师联系了17个院部、124个班级和46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是丰富工作载体。“规定动作”对标到位,“自选动作”有声有色。通过开展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英语技能大赛、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社团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丰富育人载体,拓宽育人途径。特别是加强学生互动社区、学校官方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

  

  二、坚持“三全育人”,把学生工作的宗旨和原则“立起来”

  

  学校坚决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成立了学生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学生工作动态,协调解决各种问题。

  

  (一)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

  

  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方面从建设思政课程转向建设课程思政。既注重增强思政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又着力将思政内容细化落实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 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思政教师素质能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抓住教师这个关键,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

  

  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在教师考核中增加课堂教学权重,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上。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特别是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三)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按照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把学校辅导员队伍建强建优。对辅导员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从政治上、生活上、事业上关心、支持,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方面加强保障,支持辅导员集中精力干好“主业”,主动为辅导员减压减负。注重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将辅导员培训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培训整体规划,帮助辅导员加快职业成长,支持和帮助辅导员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四)形成工作合力,建设长效机制

  

  学生工作不是辅导员、班主任的“独角戏”,而是全校所有教职工共同的责任。行政、教学、工勤等不同岗位根据岗位特点和工作内容,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

  

  三、坚持“以爱育爱”,使学生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活起来”

  

  全校教职工尤其是学工队伍牢固树立“以爱育爱”理念,把仁爱之心、严格要求和灵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认同感、获得感、荣誉感。

  

  (一)“爱”字当头,提升学生管理服务质量

  

  每年评选“最美教师”,倡导每位教职工弘扬师德大爱,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学习、关爱学生成长,提高学生管理服务质量,让学校成为学生永远的“精神家园”。

  

  (二)“严”字贯穿,着眼学生健康成长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专业学习、实习实践、课余生活等活动和环节严格要求,严格毕业生资格审查,狠抓挂科党,坚决结束毕业清考,严把“出口”,让职业教育展现真正的实力,让同学们成为真正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真正的做贡献!

  

  (三)“实”字托底,筑牢学生工作基础

  

  抓实各项学生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服务、辅导员队伍建设、各教学院部的主体责任、学生活动开展、安全稳定和平安校园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资助……学校通过抓牢基层,夯实基础,实现了学生工作稳步推进,持续上水平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