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打造职业教育新样板

2019-04-22 11:17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作为省教育厅直属高职院校,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走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历经10年的改革探索和迭代更新,创新出了融体制、融体系、融课程,构建出了“产、学、研、创”四个互通互融的育人场境,形成了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三融四境”办学模式,打造了河南省职业教育的“新样板”。

  

  一、多元化办学,将专业学院转型为产业学院

  

  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已经落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民权县政府合作,采取托管职教中心的方式,共建制冷技术学院,将制冷技术专业办到民权制冷产业聚集区,为提高民权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培养本土化人才、为本地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培训等方面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2018年5月,制冷技术学院通过“驻厂包线”,承包了万宝冰箱企业一条生产线,把专业建在生产线上,把专业教学搬迁至生产车间,有效提升了学生“生产+服务+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为民权县制冷产业培养了大批高技术技能人才。

  

  引进行业的市场、企业、人力、技术等优势资源,搭建行业、学校协同育人平台。2017年学校与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郑州电梯商会、河南巨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巨通电梯学院,开设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为电梯等特种设备行业培养人才。2018年,与河南省健美健美操运动协会、河南动力森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共建动力森林体育健康学院,为体育健身行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引进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研发等资源,为学校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技术研发提供合作平台。通过引厂入校,引入河南龙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电气类专业的生产性实训任务,并围绕产品项目与学校共建专业,通过“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资源共享”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2016年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资产国有、学校管理、企业使用”的“三权分置”改革,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龙翔电气学院,明确企业、学校在合作育人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共担培养权和共享收益权,从而将专业学院真正转型为产业学院。2017年与台湾友嘉集团共建友嘉机电学院;2018年与郑州宇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宇通汽车学院。

  

  二、巧做加减法,将产业学院办成“产学研创”职教生态圈

  

  学校通过巧做加减法,形成产业链、专业链、研发链、双创链四链相互作用的“产学研创”生态圈。

  

  对产、研、创做加法。基于“产业”办专业,形成专业生态链;基于“产业+专业”搞科研,形成研发生态链;基于“产业+专业+研发”去创业,形成双创生态链;基于“科研+专业+创业”促进产业发展,形成产业生态链,互融互通,共同构成了产学研创职教生态圈。2016年学校与上海明匠合作,建成了国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工厂,共建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共建明华智能制造研究院和机器人众创空间,形成了智能制造“产学研创”职教生态圈。2018年学校获批建设全省高职院校中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超硬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集成重点实验室。

  

  对新专业论证、老旧教材、传统考试、校园招聘做减法。学校取消专业论证会,新专业的设立由合作企业决定。学校减掉过时老旧教材,校企共同打造以行动为导向的“任务-完成、问题-解决”式跨领域融课程。取消专业课等课程试卷考试,变考试为过程考核,变作业为作品,变作品为产品,变产品为商品,用实实在在的创新创业成果和绩效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学校取消校园招聘会,学生从入学即实施学生职业规划和人才培养,选择专业等同于选定职业。通过减法,进一步优化产业学院的功能与结构,使之成为有温度、有生命、有智慧的“产学研创”职教生态圈。

  

  三、产教一体化,将“产学研创”职教生态圈植入产业园区

  

  学校将“产学研创”生态圈办到了企业、产业园区中,学生在真场景、真实习、真项目、真绩效“四真”环境下学习、生产、研发、创新创业,从而使产学研创生态圈更真实、更自然。

  

  郑州华南城,是集商贸、物流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城。2018年3月,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郑州华南城联合创办云商学院,依托华南城9大业态,1.8万家活跃商户构成的商贸物流生态系统,组建了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供应链金融等商贸专业群,成立了电子商务生态研究所,形成了工作室制、学徒制、创业部落、合伙人制、驻厂包线等五种创业生态。

  

  今年3月,物联网应用技术学院首批50名学生顺利入驻华南城,与郑州中科物联网公司深度合作,努力打造物联网方向的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为学生们提供广阔的成长平台,为河南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专业的人才保障。今年学校还将陆续把智慧能源学院、设计学院、航空学院等多个二级学院办到华南城中去。

  

  四、一生一课表,为每一位学生定制个性化人才成长方案

  

  学校对现有的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打破传统教学行政班级、年级、专业的限制,在体育、思政课程改革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学生自主选课,实现“一生一课表”。学校还将教学管理系统生成的一生一课表和融课堂平台产生的数据记录在学习导航中实时展现,与企业共同打造可视化动态人才培养方案,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可视化、信息化、实现实时追踪,让学习路径、能力目标一目了然。

  

  为更好地让人才培养方案落地,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应用中心,与企业一起开发了行动导向的“任务-完成、问题-解决”式跨领域融课程。融课程从“产”中主要提取工匠精神和技术技能因子,从“学”中主要提取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因子,从“研”中主要提取批判思维和质疑解惑因子,从“创”中主要提取企业家干事创业品质因子。把以上这些公共教学因子,按照行动导向的课程理论,以技术技能为主线,进行重组编排,形成产、学、研、创高度融合的课程包,构建出基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讲义和任务单,分为全科模块、专科模块、专长模块。全科模块是第一年学习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感,为专业学习做准备;专科模块是第二年学习的课程,使学生掌握职业专业技能、解决未来问题的工作方法、职业习惯和职业思维;专长模块是第三年学习的课程,课程内容直接来自企业工作岗位的多个项目和任务,帮助学生尽快转变为企业岗位合格的技工角色,帮助企业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学生在“产学研创”四境中学习,不仅学校教师,还有来自企业工程师,研究院研究员,企业的创业导师,联合给学生上课,与学生一起成立工作室,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共同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这种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后,凭借娴熟的技能和丰富的知识,很快就能适应岗位角色,有些很快就成为了技术骨干,平均工资比企业社招员工高1000多元,成为了企业的“香饽饽”。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