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鹿邑县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紧抓住影响、制约全县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因素,从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入手,围绕“聘”“建”“补”的工作思路,在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方面狠下功夫,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在教师队伍管理上突出“聘”,盘活教师资源
该县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通过全员竞聘、一期一聘、双向选择、签订合同,教师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明显增强。
一是全面推进教育系统教师全员聘任。2017秋开始试点推行,2018年全面推进教育系统教师全员聘任,逐校逐班定人定责定岗,各中小学设置教育教学管理、教学和教学辅助等三类岗位,按照学生人数、班级数和岗位需要,逐校定编定员定岗,全体教师竞聘上岗,对落聘人员给予一年的内部待聘期,待聘期间学校参照在岗教职工管理,组织待岗及转岗培训,并提供1—2次的竞争上岗机会,鼓励城区待聘教师到乡镇缺编学校下乡支教。待聘期间不享受绩效工资。待聘期满后仍未能被聘任上岗的人员,只发基本工资。着力解决教师队伍中“职业倦怠”和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2018年全县城区学校和24个乡镇学校共有102名落聘教师分别到偏远乡镇农村学校进行支教,有效盘活了教师资源,初步缓解了农村缺编学校教师紧缺的现状。
二是实行中小学校新任校长竞聘上岗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完善校长选拔用人机制,实行中小学校新任校长竞聘上岗机制和去行政化,并建立健全校长用权监督机制、问责引咎制度、任期目标考核制度等,聘任时间每三年为一个聘期,第一年为试用期,三年聘期结束后,教体局按完成目标考核情况给予续聘或解聘。先后对新区实验一小、实验二小、实验二中负责人及幼儿园园长岗位实行公开选聘,把一批想干事、真干事、能干事的教师充实到了学校领导岗位上来,营造了以能力论英雄,以业绩争高下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是大力实施“三名”培养工程。通过名校对接、考察培训、跟岗学习、示范观摩、分级培养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和理念先进、治校有方的名校长;名师、名校长发放岗位津贴,名校在师资配备、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三年一聘,实行动态管理。对评选出的名师、名校、名校长,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名师、名校长的知名度,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8年对去年评选出来的一百位名师落实了名师津贴,成立10个名师工作室,为名师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名师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二、在教师队伍管理上突出“建”,激发队伍活力
该县从作风建设、培训培养、机制创新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勤勉敬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一是优师风。坚持把师德师风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开展了师德演讲比赛和主题征文活动,组织“最美教师”评选活动,评选出最美教师15名。涌现出身患重病仍坚守讲台的西城中学教师蔡志华等一批感人事迹。
二是提师能。继续实施“国培”“省培”“县培”计划,通过岗位置换、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经验交流、专家讲座、名师授课和送教下乡等方式,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开展了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型培训班9次,培训教师3384余人次,大大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是严师纪。教育系统以全县干部作风大整顿为契机,转作风、严纪律、树形象,实行校长“五天四夜工作制”和教师八小时坐班、集体备课等制度。采取包乡巡查、定点督查、联网考勤等方式对民办学校使用公办教师、教师无序流动和教师兼职代课等现象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督查,共取消教师编制28人。
三、在教师队伍管理上突出“补”,优化队伍管理
该县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要求,落实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公、民办学校一体化发展。为促进其健康发展,一是出台了《鹿邑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民办教育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根据学校和教师意愿,民办学校可以根据公办教师个人意愿进行返聘,实行教师、学校双向选择,对民办学校返聘的公办教师一切费用(工资、奖金、五险一金等)由民办学校承担,保留其公办教师编制,其它待遇参照公办学校教师执行,聘期结束后由教体局安置到公办学校任教。
二是自2016年8月始,对统一委派到12所民办学校任教的694名公办教师分批有序进行整改,本着高中优先、初中紧缺学科优先的原则,有农村支教意愿的,办理工作调动手续,享受下乡支教各项优惠政策;其余返岗教师实行学校个人双向选择,统一安排至缺编学校任教,对不服从组织分配的教师集中培训。另外,2018年,高中招聘高层次、高学历教师48人,特岗教师招聘为农村学校补充薄弱学科教师100人,为我县高中和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鹿邑县教体局 刘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