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区域推进课程建设 努力提升办学品质
近年来,济源市以课程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办学品质提升的载体和途径,通过高师院校、市教育局业务科室和中小学校三方协同,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健全两大推进机制,探索四条实施路径,优化三项实践策略,推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促进教育事业内涵发展。
一、构建简洁明快的中小学校课程体系
根据“重视基础,科学拓展,提升素养,内涵发展”的总体实施思路,该市教育局项目领导小组指导中小学校构建了以“基础+拓展”为主要形式的课程体系。近三年时间,通过一系列举措,各试点学校积极行动,在“基础+拓展”的框架下,全市中小学校进行了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组织教师规划课程体系,确立课程方案,制定课程纲要,加深课程理解,通过“课内+课外”的实施,搭建学生全面发展平台,提高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育一批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学校,促进内涵均衡发展。例如该市黄河路小学的“博?爱”课程,南街小学的“博闻雅行”课程,王屋一中的“自信心教育”课程,西关小学的“七彩”课程、原昌学校的“信文化教育”课程等,都成为具有地域特征,适合学生个性需求的学校品牌和名片。
二、健全区域推进的两大机制
在实践中,济源市建立了“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和“问题导向的研讨机制”,通过区域推进的两大机制,有序进行中小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自2015年12月开始,济源市教育局和教育部山东省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合作,立足区域现状,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选取涵盖城市、平原农村、山区的十所学校作为市级“课程建设试点学校”,组成了“课程专家+济源市教育局业务科室+试点学校”的“课程建设团队”,多方协同,以项目推进的方式实施中小学校课程建设,提升办学品质,促进内涵发展。
在山东师范大学专家团队指导下,济源市教育局启动课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确立了以“用课程提升办学品质,用课程改变教育生态”的理念,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为工作目标,以“专家引领、试点先行、辐射带动、分层推进”为工作思路,坚持“与时俱进,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科学、持续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教育局建立了科室协同工作机制。围绕课程建设重点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让教育局业务科室成为各中小学校的决策咨询服务部门、管理服务部门、业务服务部门和信息服务部门。通过定向培训、提升素养。持续跟进、指导实践、优化调适、凝练成果等,对中小学校进行“靶向性”工作指导,有效推进学校课程实施。
在推进的过程中,项目组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不断了解学校和教师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适时召开研讨交流会。及时对试点校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概括提炼,并召开经验交流会、推介会等形式扩大试点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力求在研讨中解决问题。
三、探索区域推进的实施路径
实践中,济源市教育局探索出了“专家引领,试点引路,联动发展,分层推进”的区域推进实施路径,有效地促进区域中小学校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
在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专家的指导下,济源市完成了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设计,建立了课程审议机制,指导中小学校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完成了从区域到学校,学校到学科的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首先,从激励政策与专业平台方面加强对试点校的支持。引导学校把课程建设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重要指标与依据。其次,组织市级试点学校在学校文化梳理、学校课程规划设计、学科规划方案制定、课程纲要撰写、课程方案落地的关键环节、基本路径等方面进行总结,开设校长论坛,教师讲坛,为其他学校提供范例和借鉴。
在市级10所试点学校的基础上,济源市各镇办分设1所初中,1所小学为镇级试点学校,53所市镇两级试点学校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62.4%,相互呼应,彼此联系,构成和谐、联动的推进网络。注重市级试点学校的推进工作,在一点时期内保证市级试点学校的相对稳定和发展,逐步实践探索,凝练出全市各学校学习的范例;构建“市级试点学校+镇级试点学校”的教育发展机制,带动镇级试点学校的发展;优化自主参与课程建设实践学校的推进工作,影响带动“等待观望的学校”,建立跨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实现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分层推进,和谐共建。
(济源市教育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