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见成效

2018-11-15 17:08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周口市自今年4月份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活动以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市共完成摸排校外培训机构979个,并根据具体情况分类治理。

  

  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进一步规范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非学历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办学行为,该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市教育、民政、人社、工商、公安等部门的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周口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在市教育局,统筹协调专项治理的各项工作。市政府牵头,经教育、工商、人社、民政等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反复论证,多次征求意见,出台了《周口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方案》(周政办[2018]71号),明确了工作目标、治理任务、治理分工和具体治理步骤,并提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组织实施要求。本次专项治理行动从今年4月启动,至2019年6月结束,分为摸底排查、集中整改、专项督导检查三个阶段。各县(市、区)也立足实际,制定出台了各自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广泛宣传发动。8月3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专题会议,要求各县(市、区)凝聚各有关职能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突出治理关键,提高治理能力,确保2019年全面完成专项治理各项工作任务。各县(市、区)也分别召开了政府层面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各地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印制版面、宣传页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目的意义和相应责任。太康县一次性印发《致全县家长的一封信》30万份,项城市邀请媒体和群众共同参与,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培训机构公开曝光,督促其整改。

  

  细化工作措施。首先是摸清底数。根据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对本地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切实做到准确掌握情况。川汇区抽调教体局各股室和学校负责人,分10个排查组对全区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逐一进行登记,做到“一校一册”;郸城县通过对全县主城区进行了摸底,排查出共14家校外培训机构;沈丘县共排查学校436所,校外培训机构133个,正式递交审批申请87个,领取营业执照45个,完成整改6个;商水县完成排查学校170所,校外培训机构56个;西华县也已排查出70个非法校外培训机构。其次是建立台账。对于在摸排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有证有照”“有证无照”“无证无照”“无证有照”等情况,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情况予以整改、审批、取缔,并分门别类逐一建立台账,严格审核分析,做到边摸排边整改,确保了整改效果。第三是加强督查。为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市政府组织教育、民政、人社、工商四部门,组成四个督察小组,对各县(市、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及时反馈整改意见,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措施。第四是加强源头治理。目前,各地各学校将工作重点放在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对在职教师开展师德教育上,同时,积极对校外培训机构宣传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如西华县严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近6000名教师签订了不参与校外培训承诺书,扶沟县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对违规教师实行“零容忍”等。

  

  健全工作机制。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在市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相互协作,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首先是健全信息报送工作机制。实行周报送工作进展、阶段报送工作任务、月报送整改落实情况、季度报送典型经验制度。其次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按照规范、审批、办证、整改、取缔的程序,建立了“黑名单”“白名单”的动态监控与管理机制。目前,全市已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的“黑名单”974个。东新区一次性限期整改11所,责令停业14所“黑名单”上的校外培训机构;淮阳县将61家非法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取缔,分流安置学生1615人;扶沟县取缔了154家严重违规的校外培训机构。第三是建立日常巡查机制。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县(市、区)根据校外培训机构临时性、隐蔽性等特点,建立了日常巡查机制,争取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太康县建立日常巡查组,提出增加巡查次数的要求,走街串巷,对疑似有培训的未经审批场所加强巡查,对有反映的地方开展突击检查和持续蹲点检查。淮阳县教体局组织局机关干部组成3个专门检查组在三位副局长的带领下,对部分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开展专门检查。

  

  (周口市教育局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