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陕州区:绵绵用力强“造血” 久久为功促脱贫

2018-06-28 17:17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近年来,三门峡市陕州区教育系统立足保障改善民生总要求,在扶贫攻坚中,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着眼增强“造血”功能,精准发力、实干苦干,倾力助推全区脱贫攻坚。
 
  一、用足政策,济困扶危,让寒门学子受教机会“多”起来
 
  严格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着力扶持家庭困难学生,保障寒门学子受教机会,扶贫先扶“智”,从根本上为其开启美好人生提供智力支撑。
 
  三年来,学前教育资助幼儿1911人次、191.1万元,资助比例为在园幼儿数的20%;义务教育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并按照初中1250元、小学1000元的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贴政策,受资助人数7506人次,资助金额537.95万元,寄宿生资助比例为寄宿生人数的27%;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免学杂费政策,全区享受中职免学费人数达1898人,已拨款370.95万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共为2019名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贷款金额达1402.9万元。
 
  二、全面布局,多策并举,让贫困乡村教育基础“好”起来

  统筹全区教育,整合各类资源,集中优势力量,科学规划、多措并举、均衡发展,推动了城乡并进、协同发展,夯实了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教育基础。
 
  一是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大力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确保贫困乡镇农村幼儿园全覆盖。目前,全区公办普惠性幼儿园达到43所,乡镇农村尤其贫困乡村的硬件设施和办园效益大幅改善。
 
  二是加强学校硬件建设。近三年来共投入改薄资金15405.07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90733平方米,添置设备仪器77938台(套),覆盖初中16所、小学24所、教学点22个,惠及学生15907人,有力推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5年来招录新教师209名,极大地缓解了农村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和老龄化问题。累计投入990余万元,用于对乡镇农村优秀校长、班主任、名师骨干和优秀毕业生奖励以及增加深山区教师补贴、返聘农村优秀退休教师等,为乡镇农村吸引了优秀师资、引进了科学管理、激发了办学活力,有力有效减轻了偏远乡村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
 
  三、争取项目,求实求效,让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强”起来
 
  以创建“国家级职业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为契机,广泛开展以提高贫困家庭成员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精准培训,从根本上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两年来,农村创业受训人数 126人次、技能受训189人次。先后为被帮扶的西李村乡方里村争取资金43万元建成两个机井及无塔供水器,投资8.8万元维修和新建了农田灌溉水渠,解决了方里村1000余亩土地的灌溉问题;积极协调区交通局先后投资146万元,新修和维修村旁道路3.9公里,为方里特色农产品及时输出提供了便捷。2016年年底由西李村乡扶贫办牵头出资100余万元,教体局配合协调建成占地总面积达80余亩的100个蔬菜大棚。目前,100个大棚均采用“合作社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其中,卫明军专业合作社种植50棚特色西瓜,聘请本村贫困户20人务工。由于西瓜品种优良,栽培技术过硬,长势喜人,目前销路看好。预计特色西瓜年收入可达15万元;瑞泽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50棚线椒与螺丝椒,带动本村2 0户共同协助生产。一年来,方里村初步实现了合作社年利润30万元,打工贫困户户均收入5000元、总计打工收入20万的脱贫增收目标。
 
  (三门峡市教育局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