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校园安全不仅在校内,还要走向社会
2018-06-17 12:28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校园安全不仅在校内,还要走向社会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王海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对封建社会老师职业的诠释,也是我们千百年来遵循的师道精神。而我们这个时代的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把师道精神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学生有危险时,他们奋不顾身保护学生。意外和明天,永远无法预知哪个先来,对于李芳老师来说,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18年6月13日,定格在了49岁。生命只有一次,对每个人都弥足珍贵,求生的欲望是人的生物本能。但是面对迎面撞来的机动三轮车,李芳老师没有犹豫和迟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的安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得学生岁月静好。在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面前,李芳老师的所作所为是一个老师爱心和道德的本能反应,相信大部分老师遇到此类情况都会挺身而出,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无愧于“辛勤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称号。
英雄远去,令人痛惜,在哀悼和缅怀李芳老师的同时,我们还要面对现实,解决问题,避免此类悲剧的再发生。毋庸置疑,这又是一例校园安全问题,事发前学校还在操场对学生例行安全教育,结束后,护路队行至红绿灯路口,学生按绿灯指示有序通过。突然,一辆装满西瓜的无牌照三轮摩托车自北向南闯红灯向护路队急速驶来,悲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校园安全包括校内以及学校周边区域,涉及到老师、家长、交警、司机等众多社会主体人群,除了对学生进行防范、应急、避险等安全教育外,学校周边的安全环境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学校周边车辆和行人比较多的地段,对周边群众进行交通法规的教育也迫在眉睫。针对这次事件,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查,为什么这个无牌照三轮车面对过往学生还敢快速闯红灯?只有对涉事司机进行严厉惩罚,才能以儆效尤、防患未然。